因公去了趟吉林,太忙根本没时间去看看松花江和吉林的风景,只好拍了点车窗外的苞米地啥的,另外居然无意中找了件斑马喜欢的东西.(全是手机拍的)
临行前的晚饭
吉林市唯一有时间拍的前面就是松花江
东北的植被不错
一路全是运输汽车的卡车
路标
庄稼还没收
部分收割的麦子地
匆匆经过的血战过的四平
这车把我从吉林带到沈阳
沈阳就只有车站一张
在沈阳一小饭馆吃饭无意中看见了这个,斑马不知道有没有入藏!
举报
我的第一根据地和第二根据地,这是哪天?
沈阳车站是北站前的汽车站吧?您回北京是96次火车吗?
天,累坏了吧?汽车通常是7个半小时,夜里就慢。如果是54次96次这个时候还不能到家。
我有次半夜急着去北京也是坐汽车,腰酸极了特不舒服。
东北的天气不错!响晴薄日的
部分收割的麦子地……
那是水稻!东北怎么可能种麦子,几乎都是水田。
没想到盘子见闻这么多也不认识水稻,还是个美食家呢……
最近几天天气不错啊,哈哈。
恩,不识稼樯,我故意的,北京周边没稻子地了.我习惯于都写成麦子地
[em05][em05][em05]
东北土地广博,今年收成也好,除了官员腐败以外,其他都不错!酸菜吃到以前北京我小时候的味儿了(现在北京没以前那么冷了积不出好酸菜)熏肉不错,饭菜价格真便宜!
北京人就这样,不识稼樯。我外公在辽宁工作的时候就负责农业,后来调北京;他就说北京人生活无虞,不知道农民苦。困难时期北京粮食猪肉很丰富,都是从东北调拨的,可是东北人自己吃高粱,每月三两肉,所以都管陈锡联叫“陈三两”。北京人总说东北人不好,你们就忘了东北每昼夜400辆火车支援北京建设的时代了。
盘子不认识大米,单弦不认识鸭子,你们都该下乡。
我祖上可是旗人,说到头,东北还是我们故土!哈哈.瞌睡要是汉族,那还是后去的呢,[em01][em01]
不过东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为什么经济搞不上去呢,你看看那些开车的司机,干活的工人,收割的农民,有多努力的做自己的营生!这么个天高水美的富庶之地为什么这么多人背井离乡到外乡讨生活!我这次唯一体会不好的就是官员的腐败!对国家资产的毫不吝惜和对钱财的无比贪婪(具体的不能说了)...我觉得这就是东北没发展好的根本原因!
得,怪不得这么安逸呢,原来盘子是旗人。
我家不是东北人,我爸爸是浙江人,从大学就在北京;我妈妈是山东生人随着外公到处跑,他们一直就在北京,我小学也在北京来着。后来爸妈忙,我就到沈阳外公家了,再后来就到长春了。满族人好啊,我就喜欢满族。
我座过到沈阳到北京的车,虎跃的,还有美丽的姑娘发食品和水,不错
我也坐过这个车
东北经济不发展主要是经济类型的问题,物流不发达、加工产业少。不过东北基础工业厉害,国内最好的制造业都在东北,飞机、激光、汽车、轮船、机器人,各种设备等等;再就是基础研究,金属、煤炭,从研究到开发也都在东北。东北地区承担国家75%的生产任务。东北粮食多、原料多,如果没有关内各省拖累,肯定是很富庶的地区。沈阳20年发展成全国第四大城市就是例证之一。
不过东北人太保守,太懒,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觉得东北人挺开放的,真的
你怎么变了个人似的
很想去东北看看!
盘哥现在发贴是越来越洋了!
东北实在是种小麦的,并且是大面积的种。国营农场和建设兵团都是机器播种,飞机洒药,机器收割。
水稻倒是近十来年才开始大面积种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10:58 , Processed in 0.151418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