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俺们解放初期出生的孩子们,到今天大多已经接近花甲之年了,大多已经退休赋闲在家,大多子孙满堂了,但是俺们对自己儿时玩过的游艺、玩具会时时想起来,有的带有老北京情趣的玩意还会给人们带来许多遐想和怀念,那些玩意伴随着俺们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直至今天,俺在这里想跟同时代的兄弟姐妹们提个建议,把自己玩过的玩意或是游艺讲出来,给下一代、给老北京留下一点念想和纪念,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俺今天就率先打出第一标:
《儿时的苇哨》
俺们小时侯,经常结伴到苇子坑边游玩戏耍,当时俺们就地取材,把苇子叶卷成卷,含在嘴里,可以吹出类似清脆的鸽哨声,也可以吹出优美的歌曲,有的孩子还能合奏出高低音部,在夕阳照耀下的苇塘边,几个孩子在那里敞开心声聊着未来,非常美妙。
举报
我们的童年是很淳朴很节俭的一代。当时玩具有什么?玻璃球、铁环、橡皮筋、弹弓……都是孩子们无师自通的智慧结晶。玩法更是多种多样,男孩子爱弹玻璃球、滚铁环、拍洋画等,女孩们就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抓拐。 还有些“玩具”就是向大自然索取:蚂蚱(方言,蝗虫)、呱嗒蝙儿(方言,蝙蝠)、油葫芦(一种昆虫,体形像蟋蟀)、蚂蚁,甚至一朵喇叭花,几支狗尾巴草都可以玩儿上半天。小朋友玩乐的场所不定,马路、街道、巷子到处穿梭他们的身影,既增加了情趣又锻炼了身体。那时的孩子们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
小时,俺们淘气,把算盘珠子拆下来,贴上苇膜,含在嘴里可以吹出曲子来,您玩过吗?还有就是把两只手握成海螺状,放在嘴边,变换手形也可以吹出曲子来,很好听,孩子们在一起经常用稀奇古怪的方式玩出美妙的音韵曲调来。记得,当时,有一个孩子把家里的汽水瓶字、酱油瓶子、醋瓶子、水果罐头瓶子,大大小小,灌上五颜六色的水,用勺子敲击出和声悦耳的曲调来,后来老师知道了,一问,敢情大人是干乐团的,这孩子后来还真是走上了音乐之路。
在地上画上米字格,然后摆上小石子,一副土做的棋盘就做好了。
把冰棍儿的棍儿留着,攒到二三十根就可以玩儿挑棍儿了。
还有女孩子攒的糖纸,在地上画些格子玩跳间;男孩子打排(三声,木头劈柴做的),拍三角(烟盒纸叠的),抽陀螺(用劈柴自制的),骑马打仗。。。。。。
对,呱嗒蝙儿是一种扁头的昆虫,身子和螳螂相似,应该算是螳螂的亲戚,和蝙蝠无关。
谢谢7.8楼的指正,因为我小时候就不太敢玩儿虫子。
" 对,呱嗒蝙儿是一种扁头的昆虫,身子和螳螂相似,应该算是螳螂的亲戚,和蝙蝠无关。"
在网上找了一张这种昆虫的图,才知道学名叫剑角蝗。小时候在钓鱼台河边儿草地里用脚一趟,飞起来啪啦啪啦响的准是这东西。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3 21:26 , Processed in 0.135095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