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77|回复: 21

[原创]清代早期与晚期龙纹饰头部画法的区别小析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8-19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些日子有点心烦意乱,好久没写帖子了。去了承德,对清代中期官式彩画的收获很丰富。我的照片照得不“专业”,但是很“专业”,没有基础的朋友看了会不懂,而且承德外八庙一区一部分乾隆时期彩画特点鲜明,不同于北京和其他地区官式的,还要值得深入研究。很多朋友让我介绍一下龙纹饰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区别,本人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明清4个时期画法特点比较复杂,一两句话解释不清,而且很多照片实例是不能发表的,没有图片就更不好理解了,还请谅解。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先给大家分开局部的介绍一下我在古建筑工作学习中对龙纹饰的体会与认识。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灵物。我们在古代建筑文化中经常可以看到龙纹饰,龙的文化在我国至少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建筑彩画中的龙纹饰虽然画法各不相同,但功能主要是两种,即表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和护法神灵的象征。前者主要运用在皇家建筑彩画中,如皇家宫殿建筑,皇家敕建的寺庙、道观建筑。后面一种则是体现人民大众对龙的崇拜,如各地兴建的龙王庙等建筑。

       建筑彩画中绘制的龙图案,一般采用两种作法:(一)(沥粉)贴金,(二)五彩描绘。沥粉贴金技术由来已久,明清时期形成了完整工艺。为何笔者在沥粉处加括号,意在表明不是所有的贴金都是沥粉的。沥粉贴金的龙纹饰大家见的太多了,我们在这里就不细讨论了。在明代和清代早期官式彩画中我们也见到了“平金开墨”龙纹的实例。所谓“平金开墨”就是龙纹本身没有沥粉,是靠墨线和贴金表现的,因为没有沥粉突起,所以显得画面较“平”,称为平金。平金开墨的“墨”可以是红墨,也可以是黑墨,于是又有了平金开红墨和平金开(黑)墨两种作法。如下图中的清代早期的平金开(黑)墨龙纹饰。五彩描绘龙纹一般来讲不沥粉,只用平涂、描勒、攒色和退晕,加之少量的渲染。在皇家官式建筑中龙纹的没有金并不代表等级低,因为它的工序更为繁杂,画面生动色泽鲜明。在地方庙宇建筑中限于资金等原因多采用五彩描绘龙。由于皇家宫殿建筑彩画中五彩描绘龙纹饰比较罕见,图片稀有保密不好贴出,请谅解。可以参考地方作法的五彩描绘龙纹饰。而沥粉贴金和五彩描绘并用是属于等级标准较高的彩画。

       从上面大家可以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一个信息,就是明代、清代早期与晚期龙纹饰的作法是有所区别的。实际上,单从纹饰上来讲,我们见到的官式建筑彩画中,明代的、清代早期的、清代中期的、清代晚期的龙纹饰都是有所区别的。各个时期特点不同,是我们区分彩画大的时期段的主要方法之一。下面两个图片仅代表清代官式彩画中早期与中晚期龙纹饰头部的区别。还是列序说明比较直观,希望大家能看懂。

清代官式彩画中早期与中晚期龙纹饰头部的区别:

1、鼻子:早期的是猪鼻子,鼻子正面朝前敲,有立体感;中晚期简略了,仅用一道弯曲沥粉表示,不如早期生动。

2、毛发:早期发成束,每束发中还有线条。中晚期仅两道沥粉,中间无其他线条。如图早期角上面发为三束,每束里面还有线条。中晚期那张两个角间的发很简单。

3、角:晚期的像铲子,末端也像是骨头形状。早期角的末端没有这个特点。

    补充说明一下早期这张图,纹饰中没有沥粉,是平金开墨的作法,比较稀有珍贵。晚期那张是沥粉贴金的作法。

 


清代早期龙纹饰

 

 


清代晚期龙纹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8-19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这两个龙纹是装饰在哪个位置的?

第一张好精制!!

发表于 2007-8-19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偷偷给看看吧皇家宫殿建筑彩画中五彩描绘龙纹饰[em17]
发表于 2007-8-19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是故宫西六宫某个开放的宫殿内的天花彩画,第二张很常见于晚期和玺彩画中

发表于 2007-8-20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豚对照片要求非常高,放大后都没能虚的,哈哈

除非用小白

1、鼻子:早期的是猪鼻子,鼻子正面朝前敲,有立体感;中晚期简略了,仅用一道弯曲沥粉表示,不如早期生动。

我在关外福陵昭陵看到的琉璃瓦上的龙图案,好象也是猪鼻子的 

发表于 2007-8-20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得来说晚期形象呆滞,凤纹也一样。

福陵龙瓦当是用清代瓦当做模具,近年新烧的。是不是猪鼻子我还没留意,难道是猪龙??

发表于 2007-8-20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8-20 11:36:44的发言:

总得来说晚期形象呆滞,凤纹也一样。

福陵龙瓦当是用清代瓦当做模具,近年新烧的。是不是猪鼻子我还没留意,难道是猪龙??

是猪鼻子的,不信你去看看,尤其是新换的

发表于 2007-8-20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跑题

东北的龙最早就是猪鼻子的,叫“猪龙”,给你瞧瞧:

 


发表于 2007-8-20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玩
发表于 2007-8-20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在用鼻子闻自己的脚吗?
发表于 2007-8-20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睡觉时就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07-8-21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早的是玉猪龙?红山文化的?小妹说的东北的这个也是内蒙的?几千年前?
发表于 2007-8-21 0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人儿还懂我们塞外的东西?先仰慕一下……

这个是辽宁建平牛河梁出土的,红山文化中晚期,5500年前。

红山文化唯玉而葬,就是只用玉殉葬。这个玉猪龙出土在一个大墓里,墓主可能是一个部落首领或者大巫师。

最早的龙形象就在辽宁,是阜新市兴隆洼文化查海类型遗址出土的陶直筒罐,上面有龙形象浮雕,距今7600年;其次是仰韶文化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龙形象,距今6000年、内蒙古敖汗旗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龙纹彩陶罐距今6000年;再次就是辽宁建平的玉猪龙5500年、内蒙古翁牛特的玉猪龙5000年,这个是红山末期的大尾巴龙,就是华夏银行的标志。

还有5000年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4400年的龙山文化陶寺类型、4000年的夏家店下层大甸子遗址的龙形象。

龙就这么来的……

发表于 2007-8-21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8-21 7:43:14的发言:

文化人儿还懂我们塞外的东西?先仰慕一下……

这个是辽宁建平牛河梁出土的,红山文化中晚期,5500年前。

红山文化唯玉而葬,就是只用玉殉葬。这个玉猪龙出土在一个大墓里,墓主可能是一个部落首领或者大巫师。

最早的龙形象就在辽宁,是阜新市兴隆洼文化查海类型遗址出土的陶直筒罐,上面有龙形象浮雕,距今7600年;其次是仰韶文化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龙形象,距今6000年、内蒙古敖汗旗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龙纹彩陶罐距今6000年;再次就是辽宁建平的玉猪龙5500年、内蒙古翁牛特的玉猪龙5000年,这个是红山末期的大尾巴龙,就是华夏银行的标志。

还有5000年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4400年的龙山文化陶寺类型、4000年的夏家店下层大甸子遗址的龙形象。

龙就这么来的……

我家有一个那样式儿的龙,回头照一个给你看看,估计也是你那个什么红山文化的产物!

发表于 2007-8-21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油的肯定是工艺品

红山文化玉器很罕见,除非发掘大型遗址,零星发现极少。而且由于造型神奇、年代久远,所以价格特别昂贵,图片上这个又是极品,价格会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

华夏银行那种大尾巴龙都不是这种材质,而是一种黑石头,中国古人长期石玉不分。

发表于 2007-8-21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我那也是工艺品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个大白虫子
发表于 2007-8-21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07-8-21 9:48:57的发言:
像个大白虫子

白白的,肉肉的,虫虫

发表于 2007-8-21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豚报复我跑题,说我的龙是大白虫子,小心眼。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啊,真的挺像地蚕的[em07]
发表于 2007-8-21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别说,让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像个肉虫子。

这么多年都没把它跟肉虫子联想到一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 22:20 , Processed in 1.222106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