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今天到西山法海寺兜了一圈
关于被北法海寺的东西已经被拍烂了,我也就没必要把这些照片拿出来献丑
只是关于被法海寺边上地藏殿的资料比较少,我就贴出来吧
从门上可以看出,这是明正统年间的寺
墙砖上都有铭文,大致看了下内容,不是经文,但是叙事的,好象与这个寺无关
殿内一片荒败
就是走这样的路过来的,被叮的满手是血,夏天不是个考察的好季节
举报
这期杂志模特似乎就是在这拍的~
确实是
还没夏天去过呢,有蛇吗
我还说换了相机重新去一次呢,把单位的大白带上
那地方没耗子,估计有蛇~
严格的说是晏公祠的地藏殿 % W* M* b8 e; g
下面引用“帝京景物略”相关记载
晏公祠二氏,野祀也。儒,国家典祀也。天子亲幸,行释奠礼,直省郡州县卫,莫或不庙。诏天下守臣,春秋,天下儒臣,朝夕,天下生徒,诵晨昏,骏奔走,固不屑与寒林空谷,争锡鹤飞栖地矣。寒林空谷,固亦不可无一。趋中峰庵者,不得越晏公祠。祠,正德中晏长侍忠所立也。过涧,石桥,过桥,石门,曰道统门。石殿三楹,像皆石。上像三皇、五帝、三王,左像周召孔孟诸圣贤,石像周程张朱诸大儒。壁五石龛,一龛标一经名,维以藏其经。殿外一石亭,亭壁列钟虡、干戚、钱镈、弁裳之属,一如五经,以便治是经者。左龙马,马毛旋,五十五数具,一如河图。右雒龟,龟甲四十五数具,一如雒书。东堂三楹,壁列忠臣龙逢以下,孝子曾闵以下,右图而左书其行事,以告观者。凡石像石壁所形勒,浑然茂朴,中国古初制也,非汉以后西域像法,务金色为好、务变相为幻也。堂后累石为洞,洞壁标先儒格言及咏道诗,几性理之半,以待游者观感省发。祠今居守者,一僧也,仍于其私室设彼教像,诵彼教文字焉。逾岭而北三里,三教堂,守者亦僧也。析其堂木植瓦石,尽卖以去,三像露处久之。香山寺僧过,载释迦归,已而玉皇阁道士亦载去老君像。逾年,惠安伯乃过,惊宣圣野处,乃迎供山庄。而野僧道,先是私窃自夸也,曷往观乎黉宫矣。
兰溪姜应甲晏公祠○空山石祠堂,落穆跨深壑。肖像古圣贤,高下坐渊漠。殿墀列龟龙,如出自河雒。煌煌先儒语,所为忠孝作。性理二百卷,壁壁见大略。历览感我心,人传晏公凿。厥志在尼山,高邈得所托。愧哉彼檀施,衅血涂丹雘。
现存石桥尚在,但似乎不是古物,道统门石门似乎连残迹都看不到了,据说河图洛书石亭移至石刻博物馆;
去博物馆时并没有看到,后面是三开间的地藏殿,只剩四面石墙,这里比较特殊虽然都是石制但没有用
一般的无梁殿的拱卷结构,而是用的正常的硬山顶,所以屋顶全毁,但四面墙留存。
门框两边有大量的刻字,印象中有材料说是“道德经”,没有对过,待考。
偏东还有“停风岩”石洞三间,似乎是天然石洞改建的,可怜当初众多造型古朴的石像
具已不知去向。
"河图洛书"石亭,现已移至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五塔后的石亭
说的没错,确实看见条土蛇.土蛇不值钱,要有福建的同学在,我就能喝到鲜美的蛇汤了
确实有蛇
里头石雕蛮丰富的
好多地宫里起出的石构件
还有很多著名在华传教士的墓碑
严格的说是晏公祠的地藏殿
殿外一石亭,亭壁列钟虡、干戚、钱镈、弁裳之属,一如五经,以便治是经者。左龙马,马毛旋,五十五数具,一如河图。右雒龟,龟甲四十五数具,一如雒书。
帮搂主回;
到法海寺 弘教禅林 石刻处沿路向东北方向走,过一碉楼残迹,沿路过一山涧(小山沟),
即到正门。
或到金山陵园停车场,有一小路上行。
谢谢龙哥。感谢!
一直希望石刻馆能将这个灵龟负书的石刻收入馆内,毕竟这个题材的石刻作品不多,而且组雕中的“河马”已经遗失不见了,但愿能亡羊补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5:51 , Processed in 0.143217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