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又一队经过,没人告诉这些孩子,他们身旁的建筑就是齐斋和明斋。。。
清华园内有八座比较有名的斋子,其中,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建于解放前;强斋、诚斋和立斋,建于解放后。
前五斋都是当时的学生宿舍。最初建成的时候,这几座斋子和今日清华的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等一样,都是叫做几院诸如此类番号式的名称。大概当时的校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有了19
35年学校第九十六次校评议会决案。决案中决定“……4.四院改称明斋;5.五院改称善斋;6.六院改称新斋;7.七院改称平斋;8.女生宿舍改称静斋。”这几座斋子的名称都源自于《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斋,“在新民”——新斋;“在止于至善”——善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平斋。
总之,“清华八斋”的名字都有深刻隽永的文化资源作为背景。这些古香古色的名字,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欣赏上的美感,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冶。
(《读书》2005年第10期)
来源:文摘报
不是,是家里的老人还在清华。现在的清华园,人太多了,这几年大兴土木园林,一年一个样子。盛名之下实难相符!~~
他们是打着参观名校挣钱,不是冲历史文化去的
还有刻字,糟蹋古迹的呢
就应该禁止这样的活动
感觉那些个孩子的家长都被骗了.....都是各种夏令营.....
清华北大一次都没去过:))呵呵!
上下班儿都要穿清华,除了学生下课吃饭时人多以外,游人是比较烦人的:路上成帮搭伙的横着走,不看后边的车,汽车自然不敢撞他们了,本来校园里就该汽车让人。可自行车就倒霉了,你骑到他身边儿的时候,冷不丁他一伸胳膊或者一跑,吓得你是无处可逃。十食堂往西路南的长廊里,就在主路边,游人或躺或卧,光着大脚丫子,还有女的也这么干,真是没样儿了。有时我看不光是游人,还有本校的学生也是四仰八叉的。好好儿的坐在那儿不好么?你舒服了别人看着可别扭了。南大门“厚德载物”碑前的草坪永远光秃秃的,人多留影给踩的。近来我看修了台阶,还种上了小松树,不知能不能活。
不过清华算是不错,游园是没人要钱的。北大不行,西门外有地痞拦着收钱卖进门儿的票。他们是和校保卫处勾着的。不找他买票开条儿你还就进不去北大的门儿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3 02:58 , Processed in 0.152673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