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96|回复: 16

武昌的老街——昙华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7-8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条不起眼的小街曾经是过去武昌府的富人区,地位与北京的内城有点相似。从清代开始,湖北省 武昌府 江夏县的衙门就在这附近,到了近代蒋介石在这里住过,夏斗寅 徐源泉 叶挺等诸多将领高官的府邸也在这条街上。日知会在这一带成立,革命党人在这里策划反清,此地与辛亥革命的联系也很密切。陈独秀 老舍 钱基博 黄侃等人也都在这里住过,一条小街上的古建筑竟然这么多。

  刚到武汉的时候,因为偶然的机会,刘谦定先生给讲解了这条街的历史,就对此地产生了兴趣。

  因为这条街太有名了以前有网友发贴介绍过,今天一时心热,把这些建筑跑了一些,发来给大家分享。但还有很多价值很高的遗迹没有跑,以后再贴。其实这些遗迹就在附近,但武汉天气炎热,体力实在吃不消,只好作罢

 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街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园山主教府过去是崇阳王的王府,几经变迁,后来成了教会的地产。

据说崇阳王是明代楚王的一个小儿子,按照明朝规定,王子如果不能继承王位,就得到小城去当郡王。但小王子比较娇气,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之国。楚王宠他,就给他在王宫北面修了一座王府。

而这块地因为王府花园,也叫做花园山。

此地后来被教会买来,同治年间花数万两白银修建了规模宏大而豪华的主教座堂和主教府,至今威风犹在。这个地方在中国天主教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新中国后,第一位自圣主教——董光清(愿他老人家安息)在这里被祝圣。

" ^# p# v- m8 p- @1 I% a |: T- U: e: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9 10:20:19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8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7-7-8 22:39:54的发言:

花园山主教府过去是崇阳王的王府,几经变迁,后来成了教会的地产。

据说崇阳王是明代楚王的一个小儿子,按照明朝规定,王子如果不能继承王位,就得到小城去当郡王。但小王子比较娇气,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之国。楚王宠他,就给他在王宫北面修了一座王府。

而这块地因为王府花园,也叫做花园山。

此地后来被教会买来,同治年间花数万两白银修建了规模宏大而豪华的主教座堂和主教府,至今威风犹在。这个地方在中国天主教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新中国后,第一位自圣主教——懂光清(愿他老人家安息)在这里被祝圣。

董光清主教吧,中国自封自圣第一人,我春节期间特意去拜访过,没想到5月老主教就归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堂大殿

注意大殿的房顶,雕花是用黄金装饰的,幸运地逃过文革的浩劫

据说这个壁龛里的雕塑过去也是黄金和宝石装饰,但没那么幸运,被红卫兵毁掉了。现在只能拿个劣质的水泥货放上去

精修圣安东尼祭坛

教堂前的日晷,十分少见,现在还准着呢


 新的水泥立面多少有些寒碜,但可以看出当年的贵气

主教府邸正面

主教府邸有个雅致的后花园,其中有两位教廷认定的殉道圣人的墓,包括懂文学。但遗体(圣髑)已经迁走

 

还有个古碑,记录了这个地方的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上,传教士们建立了武汉第一座天文台,可惜被日本鬼子炸毁。只有残迹




过去的修女用小教堂,以前十分破败,被政府翻新了,虽说是保护,但总少了些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听说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革命党人在这楼里策划反清的,大清国的亡和这里也有些关系

/ U- Q7 D q3 |; m& I: D7 @" a2 p" Z#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9 10:21:4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说下贵人的府邸,今天我跑了两个

下面是国民党将领徐源泉的官邸,此人曾是孙殿英的部下,与东陵盗宝有些关系

  徐源泉(1886—1960),

又名克诚,湖北黄冈仓埠人(今武汉新洲),萧耀南的同乡。军旅一生,官至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参议,晚年从事实业。1949初去台湾,1960年在台北逝世,年七十一岁。


徐源泉

  徐在湖北有两处公馆,一处在家乡仓埠南下街,1931年建;一处在武昌昙华林街141号院内(此现门牌号码),具体建筑时间不详,依建筑样式以及徐的生平经历,我推测为1927年以后。

  1931年,徐源泉在仓埠镇建成占地面积4230平方米的徐公馆(含庭院),外有高墙、内有院落,上下两重,两层楼,中间建有天井,门厅有罗马浮雕立柱,室内有木质雕花转楼——融中西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为当地最为富丽的一幢建筑物。据说徐当年耗资十万大洋,为他在家乡的母亲和发妻修建此居所,而徐本人平时极少来此长住。公馆之侧,即为徐当年所创办的“正源中学”(现为新洲县第二中学)。1949年后,徐公馆作为了新洲县第二中学教师宿舍,1984年,被列为武汉市及新洲政府“文物保护单位”,请来当地著名书法家罗自华在老屋子的门楼上书镌了“徐源泉公馆”五个颜体大字。

  2003年6月,因为七十五年前“东陵盗宝案”的牵涉,有关“湖北新洲徐公馆地下室藏宝”的流言,在网络上下闹了个沸沸扬扬,实属一场闹剧(或为丑剧也可)。

  武昌昙华林徐公馆,知道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2004年4月,我采访现居住居民,对于“徐源泉”这个名字很陌生,只知道馆主(原屋主)是一个国民党大官,至于别的,他们并不想知道得太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徐源泉的女儿徐明回国探亲,向湖北省新洲县有关部门捐赠了其父于逝世前撰写的“回忆录”的手迹,此为徐的生平较为详实的记述,弥补了文史研究中的某一些空白。



今天累了,还有很多东西,明天再贴8 [3 g9 J9 m! B;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9 10:23:4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马老师算是幸运的了,这些中国已经过失的教会旧人物拜访了不少、

无意中看了您的BLOG,当时在讲见董老的事,其实那之后不久,就听到照顾他的修士说,他老健康已经不行了

懂主教的葬礼我是去了的,好不气派,专门有警卫开道,在武汉拥挤的街道上穿过

" s/ }; p, k5 w# h2 o8 y$ E8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9 10:22:17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9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7-7-8 23:05:52的发言:

斑马老师算是幸运的了,这些中国已经过失的教会旧人物拜访了不少、

无意中看了您的BLOG,当时在讲见懂老的事,其实那之后不久,就听到照顾他的修士说,他老健康已经不行了

懂主教的葬礼我是去了的,好不气派,专门有警卫开道,在武汉拥挤的街道上穿过

对于一个搞中国教会历史研究的人,能见到董主教绝对是我最大幸运,董主教也是目前我见过的唯一一位五十年代自圣的主教,我记得当天去主教府,大门是一个修士看门,神甫都是相互串门拜年去了,若大的主教府几乎没人,董主教住在二楼,门是电子门,必须对话才能开,本来是不叫我进的,因为董主教不见外人,我想费了很大劲才搞定门口的修士,后来主教那边又似乎不能见,但当得知我是搞教会历史研究而且特意从北京来看望主教的,主教办公室的神甫就叫我进去了,我和董主教交谈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我希望能和董主教合影,主教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而且还穿上了主教服,带了权戒,给我们拍照的是照顾董主教的修女。 合影后我还给董主教拍了单身照,还拍了权戒等。做为一个八零后出生的搞教会历史的人能见到这位中国天主教史乃至在世界天主教历史上都很知名的主教也是幸运,这种兴奋感估计将保留很多年~


& \! u P7 t8 Z-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9 8:52:0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9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果老人家去世了

你怎么跟艺术人生里的朱军似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见到主教大人的机会还是有的,但因为懒惰,就是没去找机会

到最后见到的只是他的遗体。

发表于 2007-7-9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7-7-9 9:50:01的发言:

以前见到主教大人的机会还是有的,但因为懒惰,就是没去找机会

到最后见到的只是他的遗体。

武昌地下的你应该也见过吧?本来我也有机会的,但我一直嫌远,而且确实时间紧就没去见,也归主了,遗憾啊~

发表于 2007-7-9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7-7-9 9:16:10的发言:

结果老人家去世了

你怎么跟艺术人生里的朱军似的

没办法,知道我搞的那些历史的人基本都是85岁以上的,像武昌董主教90,南京丁光训主教92,献县刘主教94等~我就是要赶在老人家归主前拜访,询问一些历史,但这些老人德高望重,而且身体已经不好了,一般要预约或赶上老爷子精神好的时候才能拜会。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张蒙席吗?到汉的时候,他刚归天。

估计上海的金主教也不会太久,还是找个机会去拜访下他老吧

发表于 2007-7-9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
发表于 2007-7-9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7-7-9 10:26:30的发言:

是张蒙席吗?到汉的时候,他刚归天。

估计上海的金主教也不会太久,还是找个机会去拜访下他老吧

金鲁贤啊,以前见过,但没合影,我前几年搞中国受批在罗马圣的六大主教研究的时候去上海教区找朱主教后代时见过,不过不是五十年代那批的,而且不懂历史,我兴趣不是很大~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如此说来傅主教的资格更浅了

开禁后才圣的主教

一直留有他祝圣的圣像,作为纪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3 05:33 , Processed in 1.18629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