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到一本杂志的封面文章,大意是:“欧洲富有,但他老啦”,潜台词好象是要看我们亚洲的了。确实啊,就说北京大北窑附近的东三环地区,我天天经过的地方,怎么一会儿就起一个楼呢,而且这些楼的名,怎么听怎么那么不北京啊!世贸天阶,万达广场,眩色SOHO,,,喲~这都哪啊~ “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触动了伤心的魂;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地安门”。地安门,朝内小街,花儿市,东晓市,不用多长时间,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哪了吧。只是偶尔从整个城市里,那些为数不多的甩着京片子的人的回忆里,找寻到这些地名的痕迹了。 地标性建筑二三百年不曾改变,却在短短五十年、十年更跌不休。社会功能主义者常将这称为发展的必然和存在的合理,但在“不敢在午夜问路”的人心里,勾起了无限的惆怅。 整个大北窑附近方圆二里地的东三环地区啊,让我深刻领悟到“十一五计划”营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社会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极端贫富分化。 花旗收购了广发,汇丰收购了交通银行的部分股份,德意志大举开展个人业务,北京市政府各项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圈钱。WTO真的很牛,哦~这个地球村哟。 PS:节选自日志,所有有些地方不太连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