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I% J; H* D1 N1 v
19专家联名信紧急递交世遗大会,建议严格保护紫禁城周边旧城环境 ( g7 ]8 T) Z( e3 o% Z
2 l0 H+ V. C2 ^; ?: a* n8 | 本报讯昨天,一封联名呼吁书从北京电传至正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组委会,这封由自然之友、绿色家园等三家民间组织共同递交的信中提出,希望世界遗产大会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更加关注对北京紫禁城周边旧城环境的保护,防止对北京古城的破坏。 * o# J7 ~+ X1 p# I
6 Y; C) z5 v" K3 f4 G
6 G& y5 T5 a3 Z0 m2 w 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芳、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等专家和其他社会人士共19人在呼吁书上签名。 + X+ G0 `* z8 h; W$ ~) u9 l
/ R* v9 P% ~( h/ e! Z "旧城胡同亟待保护"该呼吁书称,北京古城的保护一直受到中国各界和国际的关注,目前北京古城仍存在拆除和破坏,紫禁城周边的环境存在恶化风险。 j8 g. u7 _) K* H( A
4 V9 q% C2 L# ^
据自然之友提供的数据,从2000年至2002年北京拆除的危旧房总计443万平方米,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近年来北京胡同消失速度很快。
% H' ~# p- y6 _- } A . }) k$ M* J+ D# M1 Q: {
据西城区发布的消息,今年将对旧鼓楼大街、鼓楼西大街进行拓宽改造,主要对街区空间及建筑景观、街区交通规划、公共设施、旅游资源利用、商业资源利用、街区景观照明、城市家具等12项内容进行整治,地安门商场、火神庙广场、胡同口、后门桥、地安门将成为该区域的重要节点景观。 ; d& I& w" ]- B5 P* E1 T/ U
7 x! U+ q2 C7 V% \' x# D
但西城区和市规划委均未透露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计划拆迁量。 $ ^9 }) a& E& ?7 Y2 m
, K7 D. y8 f( Z6 V4 f9 H "旧鼓楼大街不宜拓"这些专家尤其对即将开展的旧鼓楼大街改造提出尖锐的不同意见。
& V/ I/ w4 Y# _% L$ {
$ U3 e W1 `* p! e3 L! N) ` 专家们在呼吁书中提出,旧鼓楼大街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古城中轴线鼓楼、钟楼西侧,其与鼓楼西大街和德胜门内大街都在旧城的中心区。如果对这些街道进行拆除、拓宽,将破坏旧城的风貌格局。 2 N2 b: `$ G; U( f2 V5 d' V) r
1 A2 n% A' u& [* X* J
参加签名的陈志华、梁从诫等专家表示,希望通过该呼吁书引起世界遗产大会的关注,最好形成讨论,让北京采取切实措施将仅存的胡同、四合院保留下来,为历史、为后代保留一份宝贵的遗产。 " a* z2 Y5 |0 M/ |1 D: k" U
3 o) B3 U" h9 Y0 I) l, j* @* |1 j
世遗大会收到呼吁书昨晚,世界遗产大会指挥部办公室称,已收到该呼吁书,将尽快交给大会秘书处,但目前世遗大会还不会对此发表任何意见。
( l# P) k8 H# s* D& X % k* K7 U0 T* @- V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驻华官员透露,鉴于昨天世界遗产大会已讨论通过决议,要在北京紫禁城周边设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缓冲区,这19位专家的呼吁书已经来不及递交到大会上,因此他估计,在本次大会中不可能对此进行详细讨论。
/ |5 }3 ?0 Q. h2 f & G! Z) s) k: J% H R; R$ w
■官方回应
; ~* R& ^3 b: G- N3 @ : p0 Q! Y- ]6 A0 |( x2 x7 h4 p
西城区:拓宽为缓解交通拥堵
* d4 ]3 S, Y9 d. E+ ^% z2 I! R$ \, u0 E
. o% z8 e+ e& H1 @ 昨晚,西城区宣传部长傅华表示,拆迁旧鼓楼大街两边的建筑,拓宽街道,是为了实施已批准的北京市城市交通规划,缓解二环路和中轴线交通紧张的现状,与世界遗产保护没有关系。
* Z9 e, c+ P+ Z- W4 q
1 i$ |( C& |' ^+ @ n 不可否认,旧鼓楼大街属于什刹海文化保护区,但保护区内该具备的功能还是要建立或完善。 . Z. S9 {+ v1 O
: ?. a8 C. c" W% K4 |% C
市规划委:重在改善市政设施 . F! ^/ a3 h& w+ s0 h& v! b5 S
, B" Z' m. ?. r" t1 I ]( I1 _ 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北京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中对这些街道的保护和改造都有相应的规定。
" I% l: S1 P8 }9 _, b
9 C- I$ D; x/ `1 i# A" B: R 旧鼓楼大街和鼓楼西大街原来只是很窄的马路,此次改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加强市政设施的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埋设上水、下水、电信、煤气等管线则要求拓宽道路,而这同样对缓解交通压力有积极意义。 5 O5 U/ j" [# {
3 h: D3 x3 w1 L& F- ~! k0 y
■专家说法
/ J3 T! o9 `6 D9 U, Q0 E) d
: Y" U- k' U6 t; a9 q& z 中轴线是古城脊梁
( n4 d5 ?3 i: w* u. z5 }. c 2 k9 U8 |: }0 T
刘绮菲(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轴线可以说是老北京的脊梁。北中轴线的改造可能为了拓宽马路而拆除古建筑,思路存在问题。至于说到要建"风貌保护区",是要拆掉占据古建的那些违章建筑,而千万别把所有古建筑都拆了。
5 Q+ z0 m4 w6 A- o8 S- z
: F# Y. p: |( I9 U: ]2 p 四合院宜修不宜拆 6 h6 l# D+ w l# c4 K& Q) M6 P
6 h( G# w# K. H( b, d6 N% X
华新民(散文作家):北京的院子无所谓"好"、"坏",木结构的房子很牢固,只要加以修缮,坏的、旧的,也能变成好的、新的。所以不能轻易拆,而是要修。这不仅是一座座院落本身,也要充分考虑到对鼓楼地区传统格局、尺度保护、元大都规划体系的保护以及人气和商气的保护。
1 @3 x( B/ h1 M
# v2 m1 p& D) i9 D' A 保古建不应分主次 2 l0 s, l7 ?. N# l0 r
N7 T$ a, W9 H0 N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拆掉一部分所谓的"次要景观",保留和突出重点建筑、节点景观、视觉走廊,这种观念在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洲曾经一度流行,被称为"建筑师式保护"。20世纪中后期,这种观念已经被欧洲乃至国际所抛弃。现在对古建普遍采用的是整体性保护,古建筑不分主次。 ( P/ F0 I7 L$ |" c' }
: _$ x. Q" h2 M# H ■老街探访 , M& [% s, o# s# C0 X/ o$ Y
) P) D6 b! J! n1 V7 F2 u3 d* G
街虽窄,却很有京味 2 j* L1 r m4 j+ j$ }
9 h8 Z# ]( _; J, k
旧鼓楼大街每天都有世界各地旅游者 * q8 ~8 O- ^3 N7 j4 [
1 C; _/ _8 m; x M8 }2 z
鼓楼西大街38号院,一处建在旧鼓楼大街和鼓楼西大街的交叉点位置的老房子,王奶奶家已有六代人在此生活。
5 E3 p6 x/ K7 N, t' S
& p/ `; {) N6 _' F/ U "中国人、外国人......记不得多少人来这里照过相了。拍照的都说,大妈您放心吧,这里已经被保护起来了。"可今年年中,拆迁还是来了。王奶奶家的独门独院将来可能会在道路拓宽中被牺牲,变成平坦马路。从王奶奶家出来,往南走,是人流如织的地安门大街;往北行,是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大街---鼓楼西大街---旧鼓楼大街,这段距离约一站地,是北京北中轴线的重要部分。这段道路的宽窄大约只能容纳两辆公交车并排而行。 $ A1 [4 ` H. P. J8 |2 W
/ b/ D/ \* k' X0 W/ b( V* K
在这条路上住着很多老北京,住上几十年的,在这里也并不算长。近80岁的王奶奶说,她和周围的邻居都是五六十年的老交情。 2 P* p' h, J( } t* ^1 ~1 h& H1 I' R
# y2 {+ J" X: L t 由于保留了北京老街老巷的原始风貌,再加上路上有鼓楼、钟楼等文物古迹,这条仅仅一站路的老街经常行走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 t! U' j6 c1 w* S* V: S $ z* X1 V# n: s) b# _
老院子,下雨可以玩纸船 ! E9 p8 t& Z- [8 a+ B' H8 e
- \' F% z' w+ Q/ }+ q% u
鼓楼西大街31号大院仅剩4间屋 8 |" X. i7 p' o9 t: r
5 e+ X4 w3 s7 B% D2 a- e8 F "这座院子有我美好的童年回忆,如今我只能在睡梦中追忆了。"有着近120年历史的鼓楼西大街31号大院因为拆迁几乎毁于一旦,望着满地的残砖碎瓦,从5岁开始住到现在的63岁的马吉昌大爷很忧伤。
1 {; ?/ _' Z3 B. f' v. v $ N! r/ j* [# T, Y/ ?
据马大爷介绍,鼓楼西大街31号大院是他父亲马振东在1946年花10根金条和1700块现洋买来的,而该房是清末大太监崔公公为娶妻所造,距今近120年。大院共有房屋20间,占地近一亩,建筑面积485平方米。 / O( _2 g' m; \, T; f {
/ U, t/ @4 e( o j' ^7 z8 A 现在除了北院4间房子,其他的房屋全变成废墟,这所本来保存完整的古宅已名存实亡。 , |+ @8 a$ e' |
1 e3 M- x+ ]* W1 H
"前两天一个建筑学家来看这房子,说这房顶前后坡的瓦片结构很缓和,走水的每个瓦片上面还有三道波浪型花纹。望板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30度,专家说这属于明末的建筑风格,所以我觉得这房子应该还有历史价值。"
; y' h0 V/ Z! v8 B8 ^. F5 G 9 C% a' ~* n1 {. O
马大爷说,他小时候最喜欢下雨时玩纸船。他说:"整个大院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下雨的时候我们将纸船放在水面上,然后看着船沿着水流漂到大街上,比谁的船快。以前下雨家里走水快啊,从不积水,可如今就怕下雨。" $ Q; K) @4 u" S- L, [
9 d6 U. W/ Z9 E, | - t0 K" S3 u: |: e/ a
法国
! N' V' p+ _( z) I' ?
7 o' u& R" l1 y 大革命时期颁布"共和二年法令",规定法国领土内的任何一类艺术品都应受到保护;1913年,法国制定《保护历史古迹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
% o. A' C2 P/ V . O# C; ?, ]- ^ ~% D
3 z. N; R2 W) }3 b' B. k
意大利
( X4 o7 U. q4 S W/ b1 b8 p1 Q( n- `, G
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成片保护,把每一个名城的古城风格,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准破坏;房子的维修按国家制定的法律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费投入,采取国家、地区、个人共同投资,发行文物彩票,上市文物股票。 % O! c- w& }: c" W$ ?1 s
8 t8 D6 _' @1 b4 b+ @1 w0 F+ y1 M 俄罗斯 : L. Q( T& Z. p9 I, h) `. S
9 T) V% i5 z( w, [0 }' k 设立专门机构保护世界遗产;设立历史文物保护区,立法规定这些区域内不允许实施新的建设项目;世界遗产的维护与修缮列入国家每年的财政预算。
7 j$ `8 E9 a* S* Q* F" Z# g
2 L3 R# i$ z* k6 o2 m6 d 墨西哥 , K6 T( S- ?7 I* w3 F
6 y1 O9 |# N/ k" y0 Q/ T6 [& i
1938年成立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把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吸收当地居民直接参加遗产保护工作;用文化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 : I9 J# W( x, h- b
* [& Y1 a4 x! J5 i3 U 阿根廷 ) }1 X. [$ `; q+ M; }1 K3 n
' k: T1 p" [( N, i
与欧洲航天局签订协议,通过卫星监测技术,随时追踪遗产地的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区内濒危动物的生息活动等情况。
/ k, I; v& a' H! l; @8 b; | . C/ `* T4 M( g0 ^# S
印度
9 X) C: o- z$ Q5 t" T$ y I& Z & o8 @& P( w0 Y9 O* i9 B( K
对古建筑残迹的修复,不论多么简单,第一责任不是修旧如新,而是保护残迹,要尽一切努力保护原物。
+ E! m; f: U2 _' o. g: E
$ k6 y9 d: M" [& H" p 秘鲁
M6 d* U- G# w' t* E4 R 2 F$ c+ X* s; ]% v9 Z
为了保存"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线条图"这一遗产不受破坏,秘鲁只允许游客乘坐直升飞机观看,而禁止步行或驱车前往。不宜乘飞机的游客只能在纳斯卡北部20公里处修建的高塔上登高远眺。
+ Q' y0 i1 \" x2 \: [
0 s/ e7 Q/ o9 C& L. R- \5 W( l
. _7 e' P' V; o- q$ ~! L. u: T! A 3 c4 p" Y# ~6 c8 Y
+ L4 ^; ^% T% f u, [2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