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3|回复: 10

生活往事二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3-11-5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往事二三
                                                                  (一 )
秋风阵阵说话就立冬了寒意渐浓。在古老的北京城标志着进入深秋时节不仅是西山的红叶,钓鱼台的银杏还有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事,例如;各家搪炉子,按烟筒、糊窗户、马路边或空场上成堆的白薯,大白菜也告诉人们冬天说话就来了。
  过去冬天取暖靠炉子,这炉子要是不好用可是件麻烦事,入冬之前人们家家都忙着安装烟筒、搪炉子、装风斗安全过冬,这搪炉子是件细致活,还要有点专业知识,没到这个季节胡同里市场有搪炉子的人吆喝招揽生意,干这活的人工具很简单就是竹板条,通条和事先和好的耐火胶泥,根据顾主的屋子大小、炉子的制式,决定炉膛的大小。搪炉子就是用搪炉子胶泥,也就是黏土加麻刀、青灰把泥和匀,顺着炉膛的壁自下而上、下大上小的原则粘好,然后用竹板条抽打牢固结实光滑。然后找些劈柴把炉壁烘烤一下行了。后来推广了蜂窝煤煤球炉子也就不用搪了,蜂窝煤有专用的炉瓦很方便,不过感觉还是烧煤球的炉子暖和。
                                                                    (二)
今儿去超市买点鸡蛋白皮的5.9块一斤挑了二斤多挺好,说起鸡蛋让我想起从前凭副食本买鸡蛋的年代,副食店柜台上摆着一个木盒子面上有几个鸡蛋大小的窟窿,盒子里是大瓦数的灯泡,买鸡蛋时售货员一个一个经过“透视”检查鸡蛋是否坏了,那时候鸡蛋都是存在冷库里不知多长时间了,不像现在鸡蛋产量大物流快保鲜技术高到老百姓手里基本都是好的,木盒子边上有个盘里边放着硌窝鸡蛋,这种鸡蛋不写本抢手。过去装鸡蛋就是木箱子里边垫上稻草不像今天每个鸡蛋都有个窝一打一打的搬运方便又便于储存,真好。
                                                                    (三)  
说起这家常饭,尤其是在这冬景天里我最爱的是“片儿汤”“拨鱼儿”“尜尜汤”。老北京人家的“片儿汤”也有叫“揪片儿”的,过去物资匮乏,吃粮也得有票,粗粮多白面少,冬天一屉窝头。一锅“片儿汤”老淹咸菜就是一家人的伙食,“片儿汤”做法简单,把面擀薄了,用刀切成宽条,然后煸锅用手把宽条大小均匀的揪成片入沸腾的锅里,出锅的时候撒上香菜点上香油,省事又好吃。
  “拨鱼儿”是北京人独有的吃食,用杂面或绿豆面在碗中调成糊状,端着的碗微微倾斜用一根筷子往锅里拨面糊由于碗口的弧度造成面糊像小鱼形状掉进沸腾的水里故人们称“拨鱼儿”,“拨鱼儿”可以酱拌也可带汤吃,不过有一点吃这东西最多七成饱,拨鱼儿是杂面或绿豆面进肚子里要涨发的,多吃造成消化不良。
  “ 尜尜汤”又叫“盆里蹦”,棒子面加少许白面用热水和匀,要和得稍硬,以不往外渗水为宜。取出面团,放在撒有干玉米粉的案板上,按压成大方片,用刀拍打结实,厚度要在一厘米之内,改刀切丁。然后把这些小丁放到撒有干玉米面的盆里,双手持盆摇晃,随摇随撒微量玉米面,目的是不让刚切好的丁再沾到一起。像骰子块大小一个个筋道的小疙瘩。人称“尜尜儿”。又因为摇动盆子时小疙瘩会在盆里上下跳动,所以叫它“盆里蹦”。尜尜儿可以汤吃也可酱拌随您。
                                                                       2023.11.3.     九城了然
" x. e2 |% @2 W3 k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11-5 11: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照鸡蛋.jpg $ M! l. g$ J7 y: u, G0 p2 \( I

6 T, E3 b1 Y. d( ]1 d, d' L; w; {+ t0 [+ m4 H7 i1 ^5 }
发表于 2023-11-5 14: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浓酽的生活气息,无解的寂寞乡愁!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8: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3 M! |0 \9 X7 R! n
谢谢,是这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8: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3-11-5 14:44( t+ M: Y- Z+ Z' x4 n+ C
浓酽的生活气息,无解的寂寞乡愁!
+ E' e5 b" j# K3 J
有时候看见点事就联想到往事。
发表于 2023-11-5 18: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篇怀旧好文,读来亲切! 26555300.jpg ; \6 v6 p4 q7 k" k3 @* ]7 p# T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2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11-5 18:428 K) }9 q% s$ [  L: n* R0 d
又一篇怀旧好文,读来亲切!

# `( d+ G8 W# c# n# A岁数大了可能怀旧是通病吧
发表于 2023-11-6 12: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20231106122618755.jpg
8 M; l1 [8 W, Q0 x) h" a8 d* h8 C- U* O% {1 n/ H  ^( e
6 i2 N. G4 |, a4 X, m2 d3 c
过去这搪炉子可是门技术活儿  p* o" ]) P4 j1 l, J3 |

* E7 U) M& f% C5 {7 G
发表于 2023-11-6 15: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五斗虫 发表于 2023-11-6 12:32
$ v+ E, A) f1 ], h2 `3 W: t过去这搪炉子可是门技术活儿

. n4 A' H4 j5 ~- H搪炉子一要省煤,二要上火快,还要能封住火,不知道和饭馆盘灶的师傅是不是一拨人。
- S( z7 a( Y1 M" ?- A- `; p
发表于 2023-11-6 15: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鸡蛋为了保存在蛋外壳上涂上一种液体,一般好像叫冰蛋,现在南边石榴庄还有蛋品公司冷库。鸡蛋是多年来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原来是0.90元一斤,现在也就均价6元多,而牛羊肉原来不到0.80元一斤现在都近40元一斤了。现在公交车上净是老年人到处去领鸡蛋都不用买了。' b! z1 a/ u* x' ?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7: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3-11-6 15:27
8 F8 O3 q5 W3 k4 K那时候鸡蛋为了保存在蛋外壳上涂上一种液体,一般好像叫冰蛋,现在南边石榴庄还有蛋品公司冷库。鸡蛋是多年 ...
: O# W' L. B' z6 j9 v& F) n
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 17:26 , Processed in 1.14432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