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宝禅寺 宝产胡同。元至大元年立大承华普庆寺,为裕圣太后报德作也。又为安御容之所。明成化六年1470,内官麻俊即寺复建,赐额宝禅。本朝康熙、乾隆年间重加修葺。寺内有明尚书万安、学士彭华、尚书甘为霖3碑。又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乾隆年间大学士公傅恒先后修葺,立碣以纪其事"。今仅存残殿1座,由北京照明设备器材厂使用,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元代的寺庙;为什么做西朝东啊?
你找的不是一个地方,这个是宝禅寺的下院~
《顺天府志》:“宝禅寺,元普庆寺旧址也,亦在河槽西,今其地名宝禅寺胡同。元至大元年立大承华普庆寺,为裕圣太后报德作也。又为安御容之所。”。》:“本朝康熙、乾隆年间重加修葺。寺内有明尚书万安、学士彭华、尚书甘为霖三碑。又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乾隆年间大学士公傅恒先后修葺,立碣以纪其事”。 《元仁宗纪》:“至大四年十月,赐大普庆寺金千两,银五千两,钞万锭,西锦彩缎、纱罗、布帛万端,田八万亩,邸舍四百间。皇庆二年七月,赐普庆寺益都田百七十顷。” 上述记载可知该寺院占地广阔,规制宏伟,是当年元大都城内为数不多的大型佛寺之一。 《敕赐宝禅寺新建记》碑:“寺本元大普庆寺,在都城西北隅。武宗朝,仁宗以母弟居春宫时创建。后毁废为民居。入国朝迄今百余年,竟莫知为梵刹地也。成化庚寅岁,供用库奉御□□淳化麻俊赎为私弟,方兴作新土得旧碑,其文翰林赵承旨孟頫撰,始知为普庆旧址也。俊喜不自胜。……”麻俊很高兴,认为这是“天授我以种福田也。”当年“冬十一月兴工,首建佛殿,左右为伽蓝祖师堂。次建天王殿,左右为钟鼓楼。又次建山门……”并请皇帝赐额曰“宝禅寺”。“丙申秋□月毕工”。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宝禅寺僧侣将宝禅寺庙产卖掉宝禅寺迁到西四八八条的长寿庵,仍名宝禅寺,寺(庵)坐北朝南。有山门三间、前殿三间、中殿三间、后殿三间,僧房五间及东西配殿等共四十间。宝产胡同的宝禅寺,成为从乐善园迁来的广善寺。在1950年代该寺尚保存完好并有僧侣修行,但从1958年之后寺舍被工厂占用僧众被遣散,大批殿堂被拆毁。寺中珍藏的明代铜佛在大炼钢铁时被熔化。2000年时,该寺被完全拆除,片瓦不留。
看来不是这个宝禅寺;
哎!多谢斑马指点,
只是书籍收集,翻阅,整理,太费精力;
业余时间有限啊!
现在网上东西确实浮躁的很,少有精品
多数少有价值的资料却在一些文史爱好者的小的
个人网站,或博客中。
期待各大图书馆,资料中心有一天,全部藏品
电子化,免费检索。
供爱好者们学习之用。
强烈期待北京史必备的十大书籍问世;
但愿不要被旧书商提前知道,哄抬物价;
突然感觉民国时期,很多进步人士对
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了很多事情;
特别是一些既有中国文化底蕴,又接受
过西方科学教育的一些学者。无论
中山公园及皇城交通的改造,还是各种
文化史迹的科学严谨的调查测绘;
即便在今天,偶有看到一些民国的调查报告,
也让人惊叹其详实,甚至高于我们当代的常规
水准。
而今天的我们并不缺科学;可对历史文化
的传承,却因抗日,解放战争,加上
文革搞得彻底断了代,似乎一切要从头再来。
可悲可叹
另外还是想知道它的大殿为什么向东
它的山门应该朝南,以前藏在居民群里,现在扩马路后给露出来了~
新盖的永定门也是用的民国期间测绘的图纸,想想那时军阀混战,日本鬼子,那么多事要做的情况下,人家居然都把永定门测绘出来了,我们都干了什么,建国后就是拆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4 20:37 , Processed in 0.141591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