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13|回复: 55

简体字繁体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27 23: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象中台湾好像推行过简体字?是民间提倡的?后来结果如何?马来西亚的中文报纸用的是简体字。我很惊讶,大马离中国比台湾远啊,而台湾却仍是繁体字。
0 u3 ~* V3 V; _9 Y; w  n; j8 B1 A, }" H! p% t2 E; i* ]+ C; X8 A; s
也许这不是地理上的远近问题,还是与文化交流,导向有关吧。# p" p+ b* l  _" p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23: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小到大讀書,印象中從來沒有推行過簡體字,一直以來都是使用繁體字與注音符號,您這消息是打那兒來的?香港用的也是繁體字。我首次接觸簡體字是看一份法國廠商的簡報,這個廠商還特意用中文DM,那時候看簡體字很吃力,第一次接觸有些不習慣,現在完全沒問題,一般文章的都還可以,最怕民間方言,因為習慣用語不同,有時會無法理解那專有名詞的意思,像北京的水牛兒,我本來不知道意思,以為是台灣早期耕田用的水牛,經網友糾正才知道那是指蝸牛,類似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看樣子簡體字還有得學呢!

点评

忘了說明,這老虎是元宵節的花燈,在宜蘭拍的,看著漂亮,就順手拍下來了,想不到這時可用來當作頭像,意外收穫!  发表于 2013-6-28 19:54
那美少女的圖像實在不是我設定的,都年過半百老頭子了,容易造成誤會,我屬虎,想想這個頭像還挺適合的,「老虎」,年過半百的老年虎呀!  发表于 2013-6-28 19:32
突飞猛进!美女变猛虎了。  发表于 2013-6-28 19:17
发表于 2013-6-27 23: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7 23:48
7 b4 m" }. y# l, P* D  t從小到大讀書,印象中從來沒有推行過簡體字,一直以來都是使用繁體字與注音符號,您這消息是打那兒來的?香 ...
% G  V" x  l: k* n7 B+ M2 P
台湾现在部分学校使用大陆的bpmf拼音方案了吧?注音音标实在看不懂,不过我母亲她们小时候学的音标和台湾一致。
发表于 2013-6-28 0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台湾用的应该叫正体字。繁体字是大陆推广简体字后对应的称谓。的确简体字笔画少便于快速书写,但汉字的美感也简化的几乎没有了,因此书法写作时即便是大陆的书家几乎用的还是正体字。
发表于 2013-6-28 0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13-6-28 00:16
: e5 K5 M& S3 Q" R! f$ r在台湾用的应该叫正体字。繁体字是大陆推广简体字后对应的称谓。的确简体字笔画少便于快速书写,但汉字的美 ...

4 r4 T$ z: _+ a$ M上回去哈爾濱,防洪紀念塔那兒有位大爺在地上寫水毛筆字,寫的就是繁體字,我還特別請教他,他說用簡體字寫不出好看的書法,寫毛筆都是用繁體字書寫!
发表于 2013-6-28 0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孤旅 发表于 2013-6-27 23:55. T1 i( Z' Z- Y, X! a* W
台湾现在部分学校使用大陆的bpmf拼音方案了吧?注音音标实在看不懂,不过我母亲她们小时候学的音标和台湾 ...
' {7 X4 R6 O0 j" y
漢語拼音,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漢字標音的方案。漢語拼音在中國大陸作為基礎教育內容全面使用。在海外,特別是常用華語的地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目前也在漢語教育中進行漢語拼音教學。臺灣自2009年開始,中文譯音也採用漢語拼音,但護照姓名和部分地名仍採舊式威妥瑪拼音。還有對照表可供查詢。
发表于 2013-6-28 08: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
9 p5 D8 ^  T' T% p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F7 U. ?7 F. \1 U/ z8 q' z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它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D3 R! Q+ X+ _) A; H2 H7 G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1 [9 R) ^( g: ?* R+ U; E+ i% e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 e5 U* B' w% L! X&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w7 V/ C. G( |# L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8 D! e; }  o# C+ z* x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 }5 l9 S7 a1 J) X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P1 y+ _' M7 i. J  h3 S* B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3 X; K! {1 j9 j$ _& m5 R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  w$ n" k6 H6 `0 N. j3 A

' E4 t) ], @9 v# P8 B简体字在我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 [" J* S0 c$ F! R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3 h  k, n& Y2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O- J  C: u)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 Z' z2 \3 y% G- p# N5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6 [4 v3 L4 [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u3 |; G' |9 ~+ ]8 ^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5 P  A) ]7 }$ h; ?7 w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8: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13-6-28 00:16
3 v  {1 l& Q! i  Y# l' ~在台湾用的应该叫正体字。繁体字是大陆推广简体字后对应的称谓。的确简体字笔画少便于快速书写,但汉字的美 ...

  @9 Y+ `+ c( o/ r2 \; x6 |呵呵,书法如果用简体字,那就没意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8: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8 00:20$ y9 W" ^  C/ Q: }  Z/ n
上回去哈爾濱,防洪紀念塔那兒有位大爺在地上寫水毛筆字,寫的就是繁體字,我還特別請教他,他說用簡體字 ...
9 l0 [7 F0 b1 `' R" V
那是肯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8: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8 00:262 }2 T# ^2 \" y5 q0 J/ `; d7 |
漢語拼音,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漢字標音的方案。漢語拼音在中國大陸作為基礎教育 ...
# c' X) `. `. D0 o. Z6 f
您说的这个旧式威妥码,没怎么听说过。我理解:! j* {: D' i3 Z0 ^# |- H+ h3 t) ~5 x
比如
# p" o$ y$ l1 j* h9 N青岛 qing dao(拼音)TSING TAO(威妥码)9 v  E1 U+ G! h# `- C$ m) ?' ^+ _' j9 E3 r
李  li(拼音) lee(威妥码)  ~* O% [; |) h7 u. N
北京 beijing (拼音)  peking(威妥码)
7 B1 A- A% L) X% B7 a是这个意思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8: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7 23:48
+ I# _: i/ \( }從小到大讀書,印象中從來沒有推行過簡體字,一直以來都是使用繁體字與注音符號,您這消息是打那兒來的?香 ...

' D' {( |$ e, y. v5 Q, Q6 E应该是在某个媒体上看过相关报道,未必是官方推行,可能是民间倡议吧,具体出处记不清楚了。至于香港的文字更看不懂了,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时事,都是用粤语夹杂着外来语来写,不懂广东话是看不懂的,只能猜。比台湾的难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8: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6-28 08:15/ B; u" W! m/ g( l6 p5 ~! ^' i
中国:% C3 Y) k. `0 I! V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 ...
$ R0 M5 W! e, G2 w' T( f
您辛苦,学习了。
发表于 2013-6-28 0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08:443 j* z6 b7 u; A  z! a0 g& ^8 s5 y
那是肯定的。
  [/ m$ q0 G- h$ ~( [  }$ X
書法也是中國的國粹之一,記得念小學、中學的時候,每週還排定有二小時的書法課,中學時還規定週記要用小楷書法撰寫,那時覺得真麻煩,現在想想就是那時打下的基礎,到現在寫字、認字都沒有多大問題,那像現在小孩寫白字、寫火星文,用字錯誤百出,亂用成語,也難怪,電腦發達了,都用電腦在打字,現在的小孩居然認為「國文課」是門很難的課目!
发表于 2013-6-28 09: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08:49
' L. N, t. y2 \. S" e& ]& M您说的这个旧式威妥码,没怎么听说过。我理解:
1 P7 g  q4 Y( d* g2 h' D比如7 u9 y4 G- P- w; A( W4 J
青岛 qing dao(拼音)TSING TAO(威妥码)
  s9 r: e0 m& B3 \: u. K
是的,正是這個意思,台灣很多路牌正在改進當中,很多國外遊客來到台灣,看到路牌,不認識路名!看不懂。
发表于 2013-6-28 09: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08:53! k/ a* j% E# G9 _6 N( y! v
应该是在某个媒体上看过相关报道,未必是官方推行,可能是民间倡议吧,具体出处记不清楚了。至于香港的文 ...

8 |6 g7 F3 U6 D$ O- b# c香港的中文,有時也是用廣東話音譯的方式直接寫出來,我也看不懂,可能全世界有中文的地方都看不懂,只有香港人自己看得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9: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8 09:03! R5 @1 D) M8 }  o4 w+ U
是的,正是這個意思,台灣很多路牌正在改進當中,很多國外遊客來到台灣,看到路牌,不認識路名!看不懂。

, d) y) s6 w, q( I8 B/ J& l3 L所以,东南亚港台的客人如果只给我汉字姓名,去酒店入住的时候如果没有确认号码,经常会找不到预订,因为酒店预订部是按照拼音输入的预订记录。而他们的护照上显示的英文姓名(威妥玛)与酒店记录不符。
发表于 2013-6-28 09: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阅读繁体字没有困难,就是无法书写。
发表于 2013-6-28 10: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09:445 w9 k! P+ S4 M& w2 T7 ?
所以,东南亚港台的客人如果只给我汉字姓名,去酒店入住的时候如果没有确认号码,经常会找不到预订,因为 ...
# n- Q$ T% M  |% |
非常有可能發生這種事情,不過酒店應該不會這麼糊塗的啦!當然有其他現場確認的機制,護照亮出來就知道了,另外現在大部分都是網路訂房,輸入的資料都經過核對,這種錯誤應該就可以避免掉了!
发表于 2013-6-28 1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豆冰棍 发表于 2013-6-28 09:48- g6 o" z: n) K+ M( Q8 k8 H& l
我阅读繁体字没有困难,就是无法书写。
% q% b- c8 B: u3 M
相同的問題,認得出簡體字,但不會寫,也沒有簡體字輸入法,要轉簡體字都是打完繁體字,然後全部一次轉換,也挺方便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8 10:20$ ~. Q9 w( y" f. J
非常有可能發生這種事情,不過酒店應該不會這麼糊塗的啦!當然有其他現場確認的機制,護照亮出來就知道了 ...
. o" f) n. A% n& ~
我说的是线下的传统预订方式,当然我们一般会给客人一个code.
发表于 2013-6-28 1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10:22" Y2 I- `% I" s& u0 w# g
我说的是线下的传统预订方式,当然我们一般会给客人一个code.

& N) e! }7 u7 c6 t- [用電話預訂的方式會有可能,西城網友,您挺熟悉酒店預訂作業程序,想必是從事這個領域的相關行業吧!不是打探您的隱私,只是覺得您會發起這個帖子,除非興趣,否則應該與您的工作有關聯!我猜的對不對呀?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0: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城胡同 于 2013-6-28 11:01 编辑 $ b/ C3 [6 R8 s- |8 W' s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8 10:38, }6 D1 E, z5 m% S
用電話預訂的方式會有可能,西城網友,您挺熟悉酒店預訂作業程序,想必是從事這個領域的相關行業吧!不是 ...

, @0 g- ^) t+ \) Q6 l0 S没关系的,工作不算什么隐私。起因是昨天偶尔看到了上次从马航带回来的旧报纸才联想到了这个问题。后来聊天中途看到了您说的威妥玛的说法,所以又想到了以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这样,聊天,北京叫侃大山,四川叫摆龙门阵,江苏叫吹吹牛,西安叫谝韩船,东北人叫唠嗑儿,就是即兴的,天马行空,反正不是什么学术研讨,不怕跑题。有句话说的好,不怕胡说就怕没的说。以前住大杂院儿的时候,街坊们晚饭后聚在院门口,端个茶缸子,坐马扎上,扇着蒲扇,可以从柴米油盐,张家长李家短,王家蛤蟆三只眼一直聊到两伊战争,中美冷战。有胡说八道吹牛发牢骚骂街的,也有的是聊一些自己的所闻所见,新鲜事与大家分享,中间也会抬抬杠,相互调侃一下,大家都不会介意。总之,打发时间,图个乐儿。所以这也是我的帖子基本选择茶余饭后这版块的原因。
发表于 2013-6-28 11: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10:59
0 N- C/ x2 U* Z5 O0 j* K没关系的,工作不算什么隐私。起因是昨天偶尔看到了上次从马航带回来的旧报纸才联想到了这个问题。后来聊 ...

  O8 ?/ ?  A. {+ c/ E好像還有一種叫「閒嗑牙」,不知道是那個地方的,台灣叫「聊天」、「閒聊」,就是一種閒著沒事,湊幾個人天南地北的找話題扯蛋,現在這種在自個家閒聊的機會不多了,朋友家人平時各忙各的,假日也都要休息,要湊在一起還真不容易,只有年節比較有空,吃飯喝酒打屁聊天,三杯黃湯下肚,話匣子打開,聊個通宵達旦都沒問題。工業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反而變得比較疏遠,平常見著左鄰右舍,頂多打個招呼,寒暄一下,也不太會去人家家裡串門子,以往的日子裡還有「守望相助」的互相幫助,現在是「自掃個人門前雪,莫管他人往上霜」,記得在1960年代,家家戶戶都會互相幫忙,有事兒,小孩就託給隔壁鄰居照料,也不會擔心,現今社會,花錢托嬰都還不見得安全,時代變了,人心也變了,還是懷念舊時代的社會風氣呀!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3: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8 11:46
9 ^+ M+ H" l- B% @# v- g好像還有一種叫「閒嗑牙」,不知道是那個地方的,台灣叫「聊天」、「閒聊」,就是一種閒著沒事,湊幾個人 ...

2 ?( W7 d; ?* q哪里都一样。关于台湾的眷村在北京上演过话剧,没去看,应该类似北京的大杂院儿风格吧。
发表于 2013-6-28 14: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war4073 于 2013-6-28 14:43 编辑 3 z; R  }7 B% z& }" q; v* H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13:34
+ X% h7 x! v8 g! o哪里都一样。关于台湾的眷村在北京上演过话剧,没去看,应该类似北京的大杂院儿风格吧。
7 l/ g5 q& P9 c6 {
台灣眷村的文化又稱之為竹籬笆文化,我從小就是在眷村長大,對眷村懷有特別的感情,眷村人情味濃,家家戶戶都會守望相助,雖然眷村文化慢慢在消失,以往的鄰居散居四處,但是彼此之間都還有往來,叔叔、伯伯、阿姨,甚至小時候的玩伴,見了面都還很熱絡,我父親也時常到以往眷村的鄰居家串門子、聊天、吃飯。眷村,來台灣的外省第一代早期居住的家,由公家機關興建供給眷屬居住安身的,所以稱為眷村,說難聽一點,也就是俗稱的「貧民窟」,那時來台灣有頭有臉與有錢的外省人,都居住在台北市的日式住宅裡,只有一般空手來台的公務員、軍人因為沒錢買屋蓋屋,只能居住在這勉強容身的眷村裡。眷村早期全台灣各地都有,現在都拆除了,有保留少數的眷村作為台灣文化的一部份,高雄市左營區就還有部分老舊眷村尚未拆除,您說像是北京大雜院的風格,也可以這麼說,因為後來遷進遷出的住戶也不再清一色是外省人,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都有,環境也就變得複雜許多。至於為什麼叫「竹籬笆文化」,因為家家戶戶沒錢起磚造的圍牆,就用竹子編成的籬笆把院子圍起來,所以又有「竹籬笆文化」之稱!
发表于 2013-6-28 15: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8 00:20
; ]. Q, ^9 K( Q  S8 z9 {上回去哈爾濱,防洪紀念塔那兒有位大爺在地上寫水毛筆字,寫的就是繁體字,我還特別請教他,他說用簡體字 ...
2 D0 s; I' n; c% @/ z
毛笔字……就没有用简体字写的。您要是看见有拿简体字写毛笔字的,一准儿是大忽悠
发表于 2013-6-28 15: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08:49
; p5 j7 q  B3 F- J% F5 b: |您说的这个旧式威妥码,没怎么听说过。我理解:
' }% h+ j: x! w, J7 L3 o7 |% O3 g比如
5 ?1 r; ]( t5 R% _& v* Y青岛 qing dao(拼音)TSING TAO(威妥码)
" L0 V4 Y- A; q9 r$ E9 f7 t$ {
恩,是这么回事儿,威妥玛就是用了一些西方人善于接受的音素来拼中国的词汇,就比如蒋介石 Chiang Kai-shek 国民党 Kuomintang 毛泽东 Mao Tse-tung等等。
  S' z1 G0 v! b& c  r# d  k青岛、清华这个问题是个典型,汉语声母中的q(当然这也是就着后来有了汉语拼音,拿汉语拼音拼的)这个音在英语中是没有的,类似的还有j、x;汉语中的韵母i在遇到声母c、ch、s、sh、z、zh、r的发音也是英语中没有的,所以当时威妥玛不得不借用一些英语中所具备的音素来拼。而且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地名人名。
( G4 X5 }9 S2 V5 J# J1 o: P但现在,外国人也逐渐接受了直接用汉语拼音来拼人名,但不少已有韦氏拼音拼写的历史人物,在翻译的时候还是应该用韦氏拼音
发表于 2013-6-28 15: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08:49- c. ^1 i5 Q& R* ~
您说的这个旧式威妥码,没怎么听说过。我理解:
" [$ a9 F+ S9 N, C! O8 B% N比如
" C& p2 p, S9 ]( t青岛 qing dao(拼音)TSING TAO(威妥码)

; e' ^/ O4 m8 T+ \8 Z" d/ W2 Z所以我记得那会儿让老外读“慈禧”,比较费劲,Ci里的i,Xi里的x,他们都发不出来,最后只能发个大概其,用英语音标标注大概就是 /tsi ∫i/
发表于 2013-6-28 15: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28 08:490 [: d* v& ]" }
您说的这个旧式威妥码,没怎么听说过。我理解:
1 l1 i! m" c& i: x1 u) H比如
5 k* [- I) T9 Y7 ?0 z# X青岛 qing dao(拼音)TSING TAO(威妥码)

" }8 f; d5 m1 E; v9 @1 x$ \所以我记得那会儿让老外读“慈禧”,比较费劲,Ci里的i,Xi里的x,他们都发不出来,最后只能发个大概其,用英语音标标注大概就是 /tsi ∫i/
发表于 2013-6-28 16: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推行简体字”是新加坡吧?那儿是这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1 01:33 , Processed in 1.21594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