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0|回复: 50

洋溢胡同[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2-4-17 14: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4-19 01:53 编辑 ' ~5 s1 g0 i8 k/ l! l9 c$ p. ?7 z

$ b" {' i$ q0 [% {9 o& M
洋溢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西起崇文门内大街,东至原闹市口南小街,(后通至北京站街,再后位于北京市邮政管理局西墙),呈东西走向。北与洋溢后巷相通,1965年并入洋溢后巷。洋溢后巷原名银碗胡同。据传,明代奸相严嵩住冠帽胡同,被罢官后,持银碗在巷口讨饭。后以此为称。胡同全长519米,均宽6米。
洋溢胡同在元代,位于元大都南城墙东段基址之上。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在《现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一文中写到:“1965年我调查元大都南城垣一线,发现今东、西长安街以南,自东向西,东、西裱褙胡同和水磨胡同、洋溢胡同之间,是元大都南城垣的东段。这两条胡同之间的距离约为20--30米,恰在元大都城垣基寛24米的范围内,当是明初拆毁元大都南城垣后,在其废址南北两侧形成的两条平行的胡同,即东、西裱褙胡同和水磨胡同、洋溢胡同,这两条胡同之间的民居是建在元大都南城垣旧基上的,残存的城垣夯土尚埋藏于地下。”
洋溢胡同在明朝属明时坊,称扬州胡同,它与不远处的苏州胡同、镇江胡同等都是为安置应征来北京,为明成祖营建新都城的江南工匠而形成的。清朝属正蓝旗,扬州胡同读成了羊肉胡同。民国谐音为洋溢胡同。1949年后沿称。
( R/ \" I9 o* s9 y% X9 |# H
洋溢胡同的肃亲王善耆十七格格宅院与益康餐馆
洋溢胡同中间路南有一倒座小院,为肃亲王善耆四侧福晋所亲生儿女的宅院。后来因善耆最小的女儿十七格格(gēgē)金默玉曾居住于此而出名。上世纪30年代初,金宪立辞去伪齐齐哈尔市市长后,带了几个弟妹离开旅顺回到北京,住在洋溢胡同的这所宅院内。
金宪立,善耆第十四子,其母张佳氏,肃亲王四侧福晋,为肃亲王生六子三女,金宪立为四侧福晋所生子女长兄。其胞妹川岛芳子(金璧辉)在十七个闺女中排行十四,故有十四格格之称;最小的胞金默玉(爱新觉罗·显琦)是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孩子,称十七格格。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日本读大学的金默玉辍学回国,回国后不愿住在川岛芳子在京居所,而是投奔了大哥宪立。
1948年秋天,大哥宪立陪日本籍的大嫂回转日本定居。大哥大嫂留下一儿三女托她照料,二哥宪方也把两个小孩放在她这儿,再加上老保姆娘儿俩,统共九口人的饭食归她操心。而此时此刻的金默玉只有大哥留下的100块钱。金默玉后来在洋溢胡同西口的东单广场上,将家中物件一堆堆往外卖,以维持生计。
# Q  Y. N; S, n- u
一年后,大哥宪立寄来一笔钱,金默玉用现成的房子开餐馆,赚钱养活侄子侄女。经营西餐厅失败后,1951年开始经营正宗川菜,名曰“益康食堂”,后机缘巧合,被齐白石大师改成了“益康餐馆”。因为益康餐馆的四川菜做得地道,郭沫若、艾青是益康餐馆的常客,位于西裱褙胡同的北京日报编辑也常在此就餐。1954年,36岁的金默玉与著名书画篆刻家、美术教育家马万里结婚。公私合营以后,金默玉告别餐馆,考入北京编译局工作。1957年,为了帮助丈夫卖画,金默玉便动用自己的人脉,联系到昔日在日本的友人,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售卖马万里的画,经商定,日本将在东京和名古屋两地举办画展,专门展出马万里和齐白石的作品。
由于与日本人频繁接触,同时又是川岛芳子的妹妹,金默玉终于被误认为是“现行反革命”。1958年2月1日,金默玉被逮捕入狱,从此离开了洋溢胡同,开始了长达15年的牢狱生活。金默玉晚年经常被采访,直到2014年才离世。
5 U! x% Y+ V3 Y8 y( H2 x: D: P% j
洋溢胡同中的宿舍
1946年至1949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1946年徐悲鸿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在徐悲鸿的感召下,同时代许多艺术家,如吴作人、王临乙、叶浅予、滑田友、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蒋兆和、李桦、黄宾虹、董希文等进入国立北平艺专任教。
洋溢胡同14号院和47号院曾经为北平艺专宿舍。洋溢胡同14号住过吴作人、李宗津和宋步云。47号住着冯法祀、艾中信、董希文等。1946年,洋溢胡同14号,北平美术家协会成员合影。其中有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王临乙、董希文等。
1948年3月25日美术节,徐悲鸿曾在洋溢胡同14号召开北平美术家协会会员大会,告诉大家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获得王府井帅府园的新院址。
1948年,董希文由原来在洋溢胡同的北平艺专宿舍,搬到了大雅宝胡同甲2号,几年后,他绘制了著名油画《开国大典》。
王临乙(1908.8-1997.7.16),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和现代雕塑教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央美院教授、雕塑系主任。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卅惨案》等。1946年,王临乙接受了徐悲鸿聘请他为北平艺专教授的邀请,与其夫人,法国女雕塑家王合内从重庆搬回北平,在洋溢胡同安家置业。王临乙、王合内先是住17号,后来自己买下了35号小院,此后便一直住在洋溢胡同。一九九四年夫妇俩将洋溢胡同35号188.3平方米的住房和200平方米的院落产权一起捐给了中央美术学院。
* W! C' ?1 G  q4 h* ]
洋溢胡同55号是同仁医院宿舍和天坛口腔医院宿舍,位于胡同中间北侧。旁边53号是同仁医院一处旧址。
* ~' o$ D7 A8 L, V- v
洋溢胡同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地下电台所在地。
刘仁领导的华北局城工部先后在北平建立了三处地下电台,每一部地下电台工作人员由报务员、译电员、交通员组成。其中一处设在东城洋溢胡同36号,报务员是艾山,译电员为方亭,交通员为李彬。在北平解放前夕,由于电报业务量太大,形势变化太快,报务员艾山、王超向(宣武门外西草场12条的报务员)和译电员方亭曾经短时间住在一起。这一时期通过电台发往后方许多重要情报并接受上级工作指示,对北平解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9 ~! [8 p' k4 q, u1 h0 `( k# a6 p
解放初,洋溢胡同西端曾经有一重要的军事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驻京办事处

4 }/ i7 d; Z" Z
该单位位于胡同最宽路段的西端,刚解放时是“华北军政大学办事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成立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驻京办事处”。办事处是一座有三层小灰色楼房的大院,正门是南门,宽度可供可容一辆汽车出入。建筑样式很洋气,在北京历史地图集文化卷标注为近代建筑。楼前台阶很高,前廊也很宽阔。走进小楼,中央是大厅。楼前是一条宽阔甬道,道路南侧是一片开阔场地。大院北墙是西观音寺胡同的明明小学南墙,也就是说该单位与明明小学仅一墙之隔。办事处于1959年撤销,在洋溢胡同存在了十年之久。
从这座近代建筑向东走,离胡同东口个一百米左右,北面是个深入向北的平房住宅直道,有一座钟楼。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最新详细帝京舆图》标注这里有一座火神庙,火神庙东墙位于并入洋溢胡同的洋溢后巷北支(北银碗胡同),这座钟楼可能为火神庙遗存。
8 x  l$ j, ]0 \, P
谢冰心、吴文藻夫妇曾秘密入住洋溢胡同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谢冰心、吴文藻夫妇是著名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1946年年初,吴文藻出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长,兼任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冰心在日本东京大学任讲师。冰心一家因此在日本旅居了5年时间。1951年,美国的耶鲁大学聘请吴文藻到该校任教,吴文藻把赴美的申请书寄到台湾,不到一星期便被批准了!谢冰心、吴文藻夫妇即刻离开了日本,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安全部具体实施营救和迎接。罗青长帮助他们经过香港回到祖国,到北京后周总理派人专门为他们买了一所小房,在东单洋溢胡同,并暂时对外保密。在洋溢胡同的那个四合院里,海棠花在暖融融的春光里盛开,每天都有成群的蜜蜂恋着花枝,嗡嗡之音足可盛满院落。脱下冬装的两个女儿,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父母常常倚立窗口,望着她们背了书包走出院门的身影,有种说不出的愉悦。
1953年九十月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她的名字、她的发言,出现在大会简报上,出现在各大报的名单中。消失了两年的女作家冰心,在北京“浮出了水面”,并且是以大会亮相的“华丽转身”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香港《大公报》以北京专讯的方式,首发署名耕野的报道《女作家谢冰心回到了北京》,立即在海外引起反响。吴文藻于1953年任民族学院教授,谢冰心、吴文藻夫妇后来搬入中央民族学院的公寓。
* E  m5 i" g2 g9 Z2 \
洋溢胡同口东口与西口
1958年修北京站之前,胡同东口外原是东城闹市口(南小街),全都是土路,街面不宽。胡同口北侧第一家是小人儿书铺。小人儿书铺的门脸和屋子里挂满了用小人儿书封面贴成的广告,花花绿绿的。那时孩子们的零花钱很少,家长偶尔给几分钱,大家宁可少买些零食,也要省下一两分到书铺去看或者租小人儿书。大些的孩子爱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家将》什么的,小不点儿就看各种彩色童话故事。胡同口的南边是一家百货店。
1958年扩宽东延伸长安街马路时,原东单十字路口东边那条老胡同“西观音寺胡同”及“官帽胡同”被拆除,融入东长安街沿线马路中。洋溢胡同成为东单十字路口东南角的第一条胡同。胡同西口对着东单体育场,体育场南边就是东单公园。胡同口南北分别是东单文化用品商店和祥泰义食品店。
祥泰义是家老店,由天津人韩邦泰在天津创办。韩邦泰和同族兄弟韩邦祥、韩邦义合伙摆在天津法租界内开了一家专卖洋酒、食品的杂货店,并以兄弟三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组合成店名,即“祥泰义”。后来韩邦泰独自到北京做买卖,1909年,他在原“西观音寺胡同”西口开了一家一间门脸儿的店铺,名称依然叫“祥泰义”。到了1950年“祥泰义”经营困难,便关门停业了。1951年,韩邦泰的儿子与另外两个人合资重新使“祥泰义”开业。重新开业的“祥泰义”,改营自己生产的糖果、南味食品和中西糕点等,很受人们欢迎。
1956年,“祥泰义”公私合营变成了国营食品店,并曾一度改为“东单食品店”,改革开放后,该店店名又恢复了老字号名号“祥泰义”,且生意越来越兴旺。改革开放后,“祥泰义”经营的食品品种也与时俱进。卖的“奶油卷”酥脆松软的皮儿内是奶油,特别是那被人们称作“树根儿”的巧克力蛋糕,滋味和口感非常好。因拆迁该店已经永远消逝了。
$ k5 y& h9 f; o1 t4 G
附图
4 I9 M: |: p& h+ i, O2 O) o! N" C
+ `9 x7 Q: \. @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洋溢胡同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2-4-17 14: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22-4-17 14: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4-17 14:08" F4 S8 a; U! u% O3 _
好资料!
+ I$ }% k7 s$ \# X9 x2 B
帖子太长,关于金宪立、金默玉与川岛芳子三人之间在洋溢胡同活动的资料全删了,有的可能是传闻,都放在帖子中可能使胡同资料变成传奇了。
9 \8 R' z5 T* W8 j+ C+ Z1 q
发表于 2022-4-17 14: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17 14:46& Y0 |# r# P/ `, i
帖子太长,关于金宪立、金默玉与川岛芳子三人之间在洋溢胡同活动的资料全删了,有的可能是传闻,都放在帖 ...
: I7 x9 i% [+ v
挺好!
发表于 2022-4-17 2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好文,一条普通胡同,有着不寻常的过往! 26555300.jpg 7 T8 A4 V& x. E0 S$ J
发表于 2022-4-17 20: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熟悉的祥泰义
0 [# n$ h3 d8 `" V% g$ S0 Y$ d
发表于 2022-4-18 00: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同志的这一帖资料太好了, 详实介绍了洋溢胡同的历史和人物。豆豆同志看见了一定会受感动 !因为我都有点儿感动!给您点赞!
发表于 2022-4-18 0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4-18 1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可不是洋溢胡同!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5: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4-17 20:10
  ?! `& \  r% b好图好文,一条普通胡同,有着不寻常的过往!
: I1 }, m7 I1 B
图文都有问题,原来资料太多,可能剪裁不当。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 发表于 2022-4-17 20:25
/ c- U% i5 K+ [好文!熟悉的祥泰义

) [: i9 K/ D1 K6 Y祥泰义还留在熟悉它的顾客的记忆中。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5: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2-4-18 00:32$ x$ o% W, q; n$ ^) |
小白同志的这一帖资料太好了, 详实介绍了洋溢胡同的历史和人物。豆豆同志看见了一定会受感动 !因为我都有 ...

  ?- }8 |% O- m) Z说到资料详实,我感到汗颜,原资料写得详实生动,我一剪裁就索然无味了,有时间我将洋溢胡同地下红色电台的一部分资料传上来,讨论一下应当怎样选材,选多少字。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5: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胖豆豆 发表于 2022-4-18 08:59
# B' ^7 C7 h$ i, l2 @& Y! Y$ y

- j" ^' X; w  B' }$ j老住户的回忆是真实的故事,我所看到的资料仅是别人啃过的半块火烧。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5: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4-18 11:03
5 M0 Y) U# a; J* R1 P6 T. \( a0 \第一张可不是洋溢胡同!

$ P9 p& Y. g5 g2 G/ c5 c这太有可能了,原图注释可能有误。我看到的三张洋溢胡同里的照片来自墙根网,假志新同志已经发过了。
, a# g; a: J0 N- J& Q9 U+ Y  @请教片板这张胡同图片的真实地点在何处?图片有错删了就是。
发表于 2022-4-18 15: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18 15:48
" j: E5 m; b1 N$ j7 k0 S6 K- b这太有可能了,原图注释可能有误。我看到的三张洋溢胡同里的照片来自墙根网,假志新同志已经发过了。9 B0 `7 `5 O: a
请 ...
  I1 \, N' g$ ]( m$ g; H5 y
茶儿胡同
3 t! a- B; E6 x5 i$ ]! h3 h" t8 d$ F
IMG20201115155625_副本.jpg
8 ^1 h) \3 H2 y- o7 T) U! u4 i9 a9 G4 s) W2 o! r  z

5 X  G4 ]5 ~0 B0 V0 D+ G8 K
3 M' B1 P' x+ Q. Y8 c% r6 T  W
发表于 2022-4-18 17: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2-4-18 17:55 编辑
1 m  p! O# \% |6 v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18 15:43" q! _+ x* `3 x3 c" `! Y5 G
老住户的回忆是真实的故事,我所看到的资料仅是别人啃过的半块火烧。

8 D1 G" H+ f! P+ {; f: z+ e小白同志此话差矣。真实的故事需要写在纸上给人看,故事就变成了资料和书。文字这东西无所谓新旧,在别人看来也许是旧词, 对没看过的人来说就是新韵。这些资料不能说是别人啃过的半块火烧,也不能说是别人嚼过的馍。从古到今,天下文章一大抄,新也旧也依人而就。我挺欣赏小白同志的文笔,您可以照搬资料,也可以润色变成自己的东西,别杜撰就行。我相信小白同志的文字绝不是杜撰的。大家看着好,能接受就可以了。不能接受的部分尽可以自由探讨,各自抒发自己的见解,老北京网上要是有洋溢胡同的老住户拾遗补阙让资料更加完整,那就更好了。您觉得假志新这话辩证吗?我觉得辩证。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20: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4-18 15:54( R1 q6 n& H% q' j+ N
茶儿胡同
. D0 m$ x' o1 A, j( H7 R
文章附图有问题,第一张图片已经删了。附:第一张图片来源
2 M& {& G  V  m& W+ U( P8 m. ?1 i) F/ W8 A5 T" u
! g5 G0 f( B6 q
yinwanhutong.jpg
发表于 2022-4-18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18 20:28* ^: T. C6 @+ Y$ {& }* B
文章附图有问题,第一张图片已经删了。附:第一张图片来源
+ a+ B# E: ~6 n  w: U9 B2 |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2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4-19 01:47 编辑
2 ~$ s$ P0 E2 _% ?: q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2-4-18 17:29. {/ R5 T. h" i
小白同志此话差矣。真实的故事需要写在纸上给人看,故事就变成了资料和书。文字这东西无所谓新旧,在别人 ...
0 g3 ~2 {* T5 Y" n3 z
洋溢胡同的资料如何使用,真是个问题。现将洋溢胡同36号红色电台部分资料上传,一比较就知道自己选用的材料去掉了故事细节,写的东西“味同嚼蜡”。现讨论一下,如何剪裁选用下面一段胡同资料。

) I) A2 F" s8 d# X. y) W1 C3 U. U2 L
洋溢胡同资料
洋溢胡同36号红色电台(资料节选)
   1949年3月在洋溢胡同地下电台院内,左起:艾山、方亭、王超向、张彬。
照片左起的艾山和方亭颇有缘分,艾山的父亲是香山慈幼院的教员,方亭的母亲是香山慈幼院的保育员,艾山与方亭两人的父母不仅是同事,两人还自幼是同学,曾同在北平女三中读书。因为对革命有着同样的热情和追求,两人便一起投身革命,1945年3月,为迎接抗日作战大反攻,艾山和方亭等人被送往军区军区无线电训练大队,学习无线电报务,为北平地下电台的筹建做准备。
1947年4月,华北局城工部决定在北平设置三套地下电台队伍,其中一座电台设置在东城洋溢胡同36号。1948年4月、6月,艾山、方亭先后被派往北平参加地下电台工作。
发报员艾山与方亭的母亲以母子关系组成“家庭”,掩护身份。洋溢胡同的住处是组织上连带家具一起购置的,原为国民党一空军飞行员的新婚新居,新翻修的敞亮的房屋,一律西式家具,摆设得也很漂亮,俨然是个富裕家庭,起了掩人耳目的作用。但她们过的是紧日子,家常菜是黄豆咸菜,穿的衣服有的是借来的。
残酷的斗争环境要求电台工作既有严密的组织,又有严格的纪律。报务员、译电员、交通员都不知道彼此的住址和姓名。方亭做为洋溢胡同电台的译电员,被安排在西城武定侯胡同27号钱老伯一家居住,并不知道洋溢胡同电台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的同学兼战友艾山就是发报员,更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就是发报员的掩护人。
那时,城工部苦心钻研出几套密码供地下电台变换使用,以防敌人破获。方亭在此基础上,反复学习密码的使用方法,又自己发明了一套密码。她在西单商场的书摊上买了两套当时流行的顾明道著的言情小说《惜分飞》,自己和组织各一套,以这部小说为密码底,经过特定的变换和演算,形成密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打响,接着,我军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切断了平津交通线。在此情况下,电报就成为主要的联系手段。电报量增加,城内停电和戒严更加频繁,为了减少电报中途往返,根据特殊形势需要,组织决定打破报务员与译电员不能见面的规定,命方亭搬到艾山电台去住。王超向台已于10月撤销,并入艾山电台。
12月中旬的一天,方亭骑上自行车直奔洋溢胡同。进入院中,艾山从屋里迎出,一看是方亭,惊喜地说:“原来是你呀!我想打听来的什么人,脾气秉性怎么样?上级不告诉我是谁。”到洋溢胡同来,方亭就到了家,与分别4年多的的母亲团聚了。西单商场北墙外有个卖香烟糖果的小摊儿,这里是电台情报交换站,方亭曾到那里取送过电报,摊主人吴老头(吴宽德)也到洋溢胡同来给她(他)们做饭,洋溢胡同36号也是香烟糖果摊儿的库房,吴老头放在自己屋子里的香烟糖果不许别人动,说这是公家的。直到北平解放后,一些同志到洋溢胡同来,在哄闹中,吴老头的宝贝被瓜分了。
报务员王超向在电信局工作,每天早晨到艾山台来上早班;交通员张彬天天来取送电报,原来彼此不知姓名的同志欢聚一堂,一个战斗的小集体组成了,大家甭提有多高兴了。
来往电报内容,除了译电员外,其他人都不允许知道。电报由报务员艾山收发,由译电员方亭译成文字,但电报内容艾山却丝毫也不知道。那时,两人已是十几年的同学、朋友和同志,情同手足,十分知己,但是,每当译电文看到令人兴奋的消息时,方亭只能把喜悦深深藏在心头,而不能向艾山吐露一个字。(资料节选,未完)

: L4 _8 n+ `/ A7 u+ D3 M. `
0 @; F: i- \2 O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20: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8 p7 D9 j7 n3 ^4 i' G请片板多把关,谢谢!
发表于 2022-4-18 20: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18 20:54
+ b- T( @) J3 m3 _' y请片板多把关,谢谢!

$ N4 v8 d/ n, `! T: H您可别这么说,互相探讨!
发表于 2022-4-18 22: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值得收藏。
发表于 2022-4-19 0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2-4-19 00:13 编辑 8 ~( R( E5 f4 q( a2 Q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18 20:51
3 @) p, I0 e; O: T洋溢胡同的资料如何使用,真是个问题。现将洋溢胡同36号红色电台部分资料上传,一比较就知道自己选用的材 ...
* l( j, R- U3 |: s6 T
既然此贴是从洋溢胡同引发的,建议小白同志还是沿着跟洋溢胡同有关的内容来截选资料比较好。小白同志文笔简练,资料的剪裁应该会很得体。洋溢胡同曾有我党的地下电台活动,这个事很有转贴和议论的价值。着重突出电台和主要人物,事无巨细的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无关紧要,可以删减。40年代后期北平有好几个地下电台,老鼓楼街118号(老房子)、兵部洼91号、洋溢胡同36号、牛街沙栏胡同、宣外草场12号都有,而且电台之间互相都有秘密的单线联系,交换情报。那时的电台报务员和维修人员都是从冀中军分区军部调来的技术尖子。情报联络员就是西单商场附近的那个烟摊儿卖烟的吴老头儿。天津也有地下电台,是由北平电台负责组建的,跟北平地下电台联络频繁。天津战役速战速决所取得的胜利,北平地下电台功不可没。当时北平地下电台的总负责人是崔月犁,在西单一个叫“九九影楼”的照相馆隐蔽工作,跟洋溢胡同联系密切。联系人也是那位吴老头儿,直接归崔月犁领导。您提供的资料里说的西单商场北墙外卖香烟糖果的烟摊儿是电台情报交换站,这个烟摊实际在西单商场附近的槐里胡同口,这个胡同不知现在是否还有。
1 x5 ~4 q, Q  ?6 N% Q, X8 G! u" r一己之见  未必正确,也请老片版主和老北京们多提建议,最后请小白同志定夺。$ n) e! C" l$ B$ _5 x+ |$ G' b6 Y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19: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2-4-19 00:06
% A) g4 I& _' X9 N; q既然此贴是从洋溢胡同引发的,建议小白同志还是沿着跟洋溢胡同有关的内容来截选资料比较好。小白同志文笔 ...

$ s1 q4 |  V9 A$ n8 g& v1 n胡同资料的表现形式要防止单纯的堆砌与汇编,要做到剪裁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也不容易。一百个人编写,可能会有一百种结果。谢谢您提供的资料和建议。$ o$ q9 b7 _6 ]) L

: K9 w0 A! [) P, O
发表于 2022-4-22 01: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21 19:04& u, {# c# F' ~5 H: Y4 F: `
胡同资料的表现形式要防止单纯的堆砌与汇编,要做到剪裁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也不容易。一百个人编写 ...
2 u9 J' W% I+ X  U  _+ L+ Q3 l4 Q
洋溢胡同曾经有地下电台活动的历史绝对值得一提, 具体怎么编辑资料, 相信小白同志能够胜任!  0 G3 ]- F4 F# J; J, ^) o; M( _
期待ing !  
 楼主| 发表于 2022-4-25 1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2-4-22 01:06
; u2 G+ N) _5 I! j& O2 {+ h洋溢胡同曾经有地下电台活动的历史绝对值得一提, 具体怎么编辑资料, 相信小白同志能够胜任!  
/ i, U) m* U/ L9 c期待ing ! ...
+ H3 X, C4 I  `# n, w# z, @- ^
别人的残羹剩饭回锅炒了炒,味道差的远。
洋溢胡同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地下电台所在地。
1949年3月在洋溢胡同地下电台院内,左起:艾山、方亭、王超向、张彬。
刘仁领导的华北局城工部先后在北平建立了三处地下电台,其中一处设在东城洋溢胡同36号,报务员是艾山。房子原是一个国民党空军飞行员的婚房。在这个飞行员匆匆南逃之前,地下党通过关系从他手里连房子带家具一起买过来,而且进行了翻修。屋内一水儿的西式家具,陈设的非常讲究。
在北平解放前夕,由于电报业务量太大,形势变化太快,地下党组织打破报务员、译电员不能相互见面的规定,艾山、王超向(宣武门外西草场12条的报务员)和译电员方亭曾经短时间住在一起。地下电台的译电员每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密码,由自己和解放区电台各持一份。方亭利用公开出售的章回言情小说《惜分飞》来作为密码工具。除了密码,发报机也需要绝对隐蔽,艾山把收发报机藏在床边壁橱的夹层里,再在上边堆满衣物。
交通员张彬来取送密写的电报,交接、取送电报的地点设在西单商场的“九九照相馆”,张彬掩护身份是照相馆的会计。当时密写的方法很简单,用稀米汤或者面汤写在白纸上,晾干后纸上没有痕迹。收电人员只要用碘酒一擦,字迹就会显现出来。在取送电报的路上,他碰到好几次军警的临时检查,都平安无事地闯过去了。
来往电报内容,除了译电员外,其他人都不允许知道。电报由报务员艾山收发,由译电员方亭译成文字,但电报内容艾山却丝毫也不知道。尽管两人已是十几年的同学、朋友和同志。
1949年1月初的一天早上8点,正当方亭和艾山在室内紧张发报时,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方亭掀起窗帘一看,门外站着的是地方保甲和防护团的四个人。这时隐蔽电台已经来不及了,方亭和艾山只好虚掩放着发报机的里屋门,然后把这伙人让进外屋内。经交谈,原来这些人是看中了她们的这套房子,方亭和艾山就说房主是空军军官,和她们是朋友。这几个保甲误以为她们在军界很有些关系,终于不敢造次,悻悻离去。打发走这几个不速之客后,艾山走进里屋才发现收发报机就摆在床上,虚惊一场。
那段时间,北平城内敌人的调动番号、列车去向、周围城墙的高度厚度、需要保护的重点文物和古建筑的位置等信息,还有傅作义女儿、中共地下党员傅冬菊掌握的她父亲在谈判期间的情绪变化,都通过电台发给了平津战役指挥部和党中央。
洋溢胡同地下电台还利用电报帮我军炮击东单机场的弹着点校射。为封锁北平国民党守军抢修的东单机场,地下党就派专人帮助城外解放军炮兵观察每一发炮弹的落点,然后再通过地下电台把坐标传回城外。观察地点就在洋溢胡同西口附近的那座三层洋楼顶上,在地下电台的配合下,解放军终于用炮火封锁了这个短命的机场。
北平和平解放,36号地下电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 Z1 q3 A4 w$ d  ^
 楼主| 发表于 2022-4-25 20: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4-25 20:23 编辑
# K7 Z( x3 C# {& M3 _5 R5 q
" Q. W! w7 m. E6 ]. n' P+ G1 V. ^6 F1 D8 G' T
资料部分原貌
洋溢胡同西口,曾有栋中西合璧的小洋楼,洋楼上还有座孤零零、鹤立鸡群的突出小楼,造型像是微缩的北京城钟楼。此楼是钟君赐为自己盖的住宅楼。
钟君赐曾留学日本,承建过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工程。由于在这些工程中赚了钱,便在东单建了两栋楼房,一栋自住,洋溢胡同西口的那栋楼用于出租。洋溢胡同西口的这栋楼房建于1921年,是一栋中西合璧的青砖楼房,有罗马式建筑的拱券和石柱。那个鹤立鸡群的小楼是座水塔。1998年,这栋楼被拆掉了。
解放前夕,北平地下党曾租用那座小楼,作为秘密监视东单飞机场的瞭望塔。解放后,这栋小洋楼成为“华北军政大学办事处”,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驻京办事处”。
现在的海淀实验中学东校区、原来的阜成路中学,是钟君赐1934年办的一所义学。为了避免后人将这块土地挪作他用,特立碑铭志,这使人们记住了钟君赐这个名字。钟君赐是否将此楼捐赠给华北军政大学,已无从知晓。

" h) S7 ^. {9 {8 j4 l
远处可见洋溢胡同的小洋楼.jpeg
发表于 2022-4-26 1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25 19:55
1 \. N  S- G5 m8 W+ ]# s别人的残羹剩饭回锅炒了炒,味道差的远。 洋溢胡同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地下电台所在地。 1949年3月在洋 ...
; _0 u# u, o* c
编辑的很好 ! 文字不多, 没有赘述, 有惊无险的小故事, 足以见证洋溢胡同这段革命历史, 老北京网上应该有洋溢胡同的一席之地。要不是东单机场被炸, 断了国民党逃跑的后路,兴许北平就不会和平解放, 北平不能和平解放,兴许故宫就没了。 小白同志辛苦 !还望继续努力发掘老北京的历史故事,以飨读者。
发表于 2022-4-27 01: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4-25 20:220 j' U+ P4 p& t6 q5 D/ Y
资料部分原貌洋溢胡同西口,曾有栋中西合璧的小洋楼,洋楼上还有座孤零零、鹤立鸡群的突出小楼,造型像是 ...
% L0 f: D  f# ]7 c9 O6 {
我查了半天有关钟君赐的文字,没有。我再看看北京志里是否有记载,如有,就贴上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12: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4-27 12:18 编辑 ' q% n5 k" ?5 V$ _% \+ i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2-4-27 01:390 D% ~5 X- V" j
我查了半天有关钟君赐的文字,没有。我再看看北京志里是否有记载,如有,就贴上来。
2 J0 o9 a; |8 o9 ?
资料来源一般是五花八门,正规检索常常没有或是很少。北京一条小胡同文字原始资料就可能有几万字,更不用说有名的大胡同了,胡同资料如何处理胡同故事,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2 V2 \; o" y7 D* c) o) Q
& q* b* Q3 v' \& W: k

1 u6 e* `* d2 [; z5 S  G
海淀实验中学与钟君赐.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0 04:13 , Processed in 1.2242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