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5|回复: 16

世间再无梁漱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2-2-5 17: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2-2-5 17:43 编辑   Q# Z: j& U6 J  |

4 J+ N. Y  q2 B& u: s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中国现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生于北京,祖上系元世祖五子忽哥赤。父亲梁巨川在清代光绪年间曾任内阁中书。梁漱溟1911年毕业于顺天中学堂(后来的北京四中)。1912年梁漱溟曾任京津同盟会刊物《民国报》编辑及记者。1916年任中华民国司法部机要秘书。1917年至1924年应蔡元培之聘,在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第二次见到了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的毛泽东。
4 b7 I7 o( d' r  f7 @* J
1953年9月17日梁漱溟在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发言说;“中国革命30年一直都是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但现在城市工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而农民依然生活艰难,这九天九地的差别值得关注。”此话让毛泽东大怒,点名批判梁漱溟反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笔杀人的凶手”,是“伪君子”,“野心家”。 梁漱溟拒不接受毛主席的指责,反而要求毛主席作自我批评,收回他的话,会上争持不已。周恩来等政协委员们打断了梁漱溟的发言,梁被轰赶下台,禁止他讲话。梁漱溟无奈只好求助于毛泽东,要求毛主席大度一点儿,再给他一次发言的机会,毛主席说:“我可能没有你想要的恩典。”至此,梁漱溟便一直遭到冷遇。文革期间梁漱溟虽被抄家批斗和罚跪,但拒不认错。那之后因反对打倒刘少奇,为彭德怀鸣不平,拒不参加批林批孔运动而再次遭受批斗。梁漱溟遭受围攻时只说了一句话:“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0 b- Z* g3 T9 }8 ?7 X& ^  u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94的梁漱溟出席并:“我是一个佛教徒,但从来没有向人说过。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 Z6 C1 }3 x& Y& A/ u5 B
7 _' t/ R" ^' R! C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世间再无梁漱溟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2-2-5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只能说梁先生太天真了。
发表于 2022-2-5 19: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只要你耿直敢言,无论是谁,一律灭之。几千年形成的铁律,无人能免。
发表于 2022-2-5 2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2-5 19:52
$ d! k( E) v8 V* F. q在中国,只要你耿直敢言,无论是谁,一律灭之。几千年形成的铁律,无人能免。
  d! X( O# w0 W6 n. V
中外之差别!
发表于 2022-2-5 2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漱溟出身于“世代诗礼仕宦”家庭,系出元室梁王,生於北京。1916年,在其时的内阁司法部任秘书期间,梁曾经杜门研佛三年。1918年父亲梁济沉潭自尽后,几度自杀未成,经过几年的沉潜反思,重兴追求社会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了儒学。其学术思想自定位为:“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岁。1918年,两人在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先生的家里初识, 在1953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因其早年有“乡村建设思”想,与主席发生争吵。那件事后,他的政协委员照当,生活待遇照旧,也没有受到任何组织处理。1956年11月,在“大鸣大放”的高潮中,许多朋友认为梁漱溟应当出来说说话,出出气,但梁漱溟沉住气,决定旁观。结果,在随之而来的“反右”斗争中,那些朋友当中的许多人被戴上了“右派”帽子,而梁漱溟却躲过一劫。他还是很聪明的。
发表于 2022-2-5 22: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底,全国掀起“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他花了两个半天时间,讲自己对“批林批孔”的意见。他说,我只批林,不批孔。批孔是从批林引起的,我看不出林彪与孔子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不批孔,至于批林,我认为林彪谈不上有什么政治路线,不过一心要搞政变夺权而已。被批判时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做为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认为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这可以理解梁漱溟真正意义的“匹夫不可夺志也”。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0: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2-2-5 18:51) V5 }( e: x+ l( a) |% W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只能说梁先生太天真了。
. T3 k  t" L$ }: Z( O
哈哈,华老总结的精辟。“天真”!这俩字就都包圆儿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0: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删除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2-2-6 00:46 编辑
* ?' L2 W" Y4 X3 f8 v3 o
% R% P  ]/ C0 b3 p重复删除
  G- O0 {2 D( R0 W) [. j& j, T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0: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2-2-6 01:34 编辑
2 i9 G1 D, e* [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2-5 19:52' u% a' U. S# u! |) K& G, \
在中国,只要你耿直敢言,无论是谁,一律灭之。几千年形成的铁律,无人能免。

8 X2 G& _. A) p梁漱溟没招来杀身之祸,已经不错了。毛主席逝世,梁漱溟说感到寂寞。梁能得善终已是幸运了。刘少奇、彭德怀、吴晗的下场够惨。可话说回来,这几位可怜之人想当初风光时也没少整别人。67年文革时北京卫戍区批斗彭德怀,曾挨过彭德怀整肃的高级将领李钟奇冲上去打了彭德怀一记耳光,一报还一报,官官相报何时休啊。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的桃园经验,整人无数,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现在也一样,自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者,假武松之名灭之。时间如流水,看尔曹如何重整江山吧。
发表于 2022-2-6 0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2-2-6 00:078 ~- @  X- v3 e4 u% \
哈哈,华老总结的精辟。“天真”!这俩字就都包圆儿了。
* L8 K3 d: [$ k8 w9 ^$ Q5 n$ t
这位现代大儒暮年还不是照样也学乖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2-2-6 01:20 编辑 ! P' t& P; U; |4 e
华文正 发表于 2022-2-6 01:00
& U# T4 p6 {6 a+ G2 ?这位现代大儒暮年还不是照样也学乖了。
2 B# y% \: A$ s
看一些资料显示,其实梁漱溟提意见时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的。政协扩大会议上看到主席大怒,梁漱溟更多的是想再次发言为自己辩解。会后希望毛主席海量不要整肃他,说如果不整肃我,我会继续支持你。毛主席说这个度量我还是有的,你可以继续当你的政协委员。那之后梁漱溟曾写过自省的文章,确实学乖了。
发表于 2022-2-6 01: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2-2-6 01:099 W. M  ~% Q8 r; ^6 E
看一些资料显示,其实梁漱溟提意见时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的。政协扩大会议上看到主席大怒,梁漱溟更多的是想 ...

/ E" d2 y. a8 _2 O' B2 C" W书生意气,也可说是自不量力。想为民(农民)请命,首先得确认自己有命才行啊!如果梁选择私下约谈毛周表达自己的看法,而非在大会上诘问抗命,很可能结果完全不同。毛和周当时的激烈反应以及对梁的无理指责也完全失控了。双方都不够冷静,不是在严肃地讨论国计民生,几乎演变成了小孩骂街打群架了。
发表于 2022-2-6 11: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董瑞征 于 2022-2-6 12:54 编辑 ( U, {! D1 m- f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2-2-6 00:36; S0 B5 I! i. E2 r2 `# {
梁漱溟没招来杀身之祸,已经不错了。毛主席逝世,梁漱溟说感到寂寞。梁能得善终已是幸运了。刘少奇、彭德 ...
( J" V. \% e3 k/ ?1 k! C
  不同制度、不同体制决定人的命运。XF国家议事有争吵是家常便饭;ZZ国家只能容许一种声音存在,没有对错。梁所诉求的“雅量”是不存在的,层级越高的人越是如此。  几千年来为何总是发生篡权宫斗大戏?谁有权谁就有话语权,同样没有对错。
# p/ u1 C4 M& [9 V& I% s8 x
发表于 2022-2-7 12: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斗争你死我活!
发表于 2022-2-7 1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之后,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期间对梁漱溟的批判的主要部分---《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公开发表了。其中有一句“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你就是这样一个杀人犯。”(《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107-115页)
发表于 2022-2-7 1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公案真相》披露:梁漱溟于1953年9月22日认真检讨了自己:“无奈满身旧习气的我,闲思杂念太多。我还一直把这当作‘倔强精神’、‘骨气’而沾沾自喜。须知劳动人民是不会向共产党讲倔强讲骨气的。正是我的阶级立场的不对和对待中国共产党认识方面存在的偏颇,造成了我于9月18日达到顶峰的那场荒唐错误。”
发表于 2022-2-7 13: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梁漱溟将自己的手稿《中国——理性之国》作为特别的贺礼送给了毛泽东。1975年9月,毛泽东在一份材料中作批示时提及了梁漱溟,说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类的话,表达了对梁老先生的谅解之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5 22:06 , Processed in 1.17860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