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老北京网 登录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返回首页

zhus930的个人空间 http://www.obj.cc/?6226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耕织图与颐和园耕织图景区(三)

已有 1058 次阅读2013-3-11 16:57 | 颐和园

豳风桥是西堤上的第二座桥梁。豳风桥在清漪园时代称为桑苎桥。桥亭作长方形,重檐四坡顶,是一座屋桥,桥洞为方形、两边为圆形。桥洞有调节湖水的作用,中间宽大的桥洞下还可穿行小船。桥边还保留几株古柳。新旧两个桥名都是与耕织图有关,桥西毗邻耕织图中的织染局、桑户、桑树区,距离稻田相对较远,因此乾隆皇帝将它命名为桑苧桥,也就是“织桥”。1860年,桑苧桥被英法侵略者烧毁。1886年,慈禧太后重新修建后,为避讳桥名中的字与她死去的丈夫咸丰皇帝名字奕詝同音,并忌讳其音有丧主之嫌,便命大臣沿用桑苧桥之原意,改名为豳风桥。豳风是《诗经》中《豳风.七月》里描写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百姓农耕蚕桑等生产生活的诗歌。诗中反映的劳动场景与豳风桥西面耕织图中水乡泽国、男耕女织的生活场景十分吻合,故引经据典用作桥名,相比原桥名增加了耕、凿冰等内涵。豳风桥新旧两个桥名的变迁,成为了耕织图历史的见证。

在皇家园林中,用古代绘画的名称冠之以建筑景观,可说是清代乾隆皇帝的首创。

到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年),清漪园经过一年多的营造,万寿山和昆明湖的建筑,已初具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规模与气势,惟有西堤玉带桥以西还保留着原来的村野风光。那时,清漪园尚无围墙,从玉带桥一直到玉泉山下都是原始的稻田水乡,经常可见农夫在水田中耕耘操作,这一天然如画的田园景观,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

为了延续这酷似江南风韵的田园风光,使之成为清漪园靓丽风景的一部分,乾隆皇帝谕旨将原建在地安门内嵩祝寺后的织染局全部迁移至万寿山玉带桥西北与稻田为邻,“男耕”与“女织”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并依照景观环境和机构的功能,赋予了这处景观一个十分浪漫并富有诗意的名称:“耕织图”。乾隆皇帝亲自书写“耕织图”三个大字,令工匠镌刻在一特制的、上圆下方的昆仑石碑上。碑上还陆续刻有五首乾隆皇帝咏赞耕织图景观的御制诗文,皆是点题之作。

耕织图景区不仅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景观,而且是一处名副其实的手工艺作坊。耕织图景区主要是由澄鲜堂、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织染局、水村居等组成。澄鲜堂、玉河斋和延赏斋有游廊连接,是乾隆皇帝游览耕织图景区时临时休憩的场所。延赏斋的北面是织染局。织染局是专门负责宫廷用丝绸布匹织染的生产机构。织染局原为多进院落,前为织局,后为络丝局,其北面为染局,西为蚕户房。为了使耕织图的内容与景观名实相符,乾隆皇帝把圆明园的13家蚕户也迁移到织染局内,在四周还种植了很多养蚕用的桑树。同时下令,将织染局生产的贡品全部改用“耕织图”作为标识,以取代原来沿用的“织染局”标识。这样一来,它就成为皇家园林中一座名副其实的织染作坊。依照清代的规定,除按例向皇宫上缴一定数量的丝织品以外,织染局每年清明节要在水村居设祈,农历每年九月在蚕神庙祭祀蚕神。

 “男耕女织”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乾隆皇帝自然清楚“重耕勤民”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耕织图便是他将劝民重视农桑的思想与园林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个典范。

 

耕织图最南侧的“澄鲜堂”是乾隆泛舟玉河往来玉泉山途中休憩的码头之一,帝后们乘舟往来耕织图常常在澄鲜堂弃舟登岸。“澄鲜”两个字是形容水的澄澈、鲜明 。当年夏日乾隆皇帝站在澄鲜堂码头的石头台阶上,望见稻田棋布,桑叶葳蕤的丰收景象,耕织图的美景尽收眼底,乾隆在这里驻足观看男耕女织,鱼跃鸢飞的欢快场面心情是何等愉悦。 乾隆于冬季游览,看到“澄鲜堂”澄清鲜亮的水已冰封,水因季节的自然变化形态不同,但其清澈、鲜亮的本质并不随时节的变化而改变,故而吟咏:“冰无澄鲜能,水实澄鲜所,冰水本一体,虚实用因连。”(《澄鲜堂》)在码头之前设堂,而且堂前堂后均有对联,较为罕见。前联是:“已欣春景丽如许,又见西山云吐新”,后联为:“澹沱溪烟接六桥,双湖夹镜荡兰桡”。澄鲜堂前曾有玉河通往玉泉山,如今仅在堂前留下一段不足百米的小河通向昆明湖。

澄鲜堂现今南北墙上镶嵌的一耕一织两幅砖雕,在不足3平米的面积上集中展示了稻田耕作、蚕织生产的全过程,构思精巧,雕刻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作表情丰富,不愧为当代艺术创作的精品。

耕织图的玉河斋(两旁为刻石)因斋前玉河流过而得名,玉河类似于今日的北长河,是当时帝后乘船来往于静明园(今玉泉山----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有著名的玉峰塔)和清漪园(今颐和园)必经的水路,当年玉河两岸种植贡米的稻田棋布,雨后的玉河水草丰盛,鸥鹭纷飞,微风中飘来禾稻的清香,被称作耕织图的“活画”,如今,千亩稻田已不可觅,玉河已成一池荷塘,但整治后的耕织图文化景观,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有价值的遗迹, 较为客观地保护了颐和园园林格局的完整, 延续了清漪园时期极其重要的景观风貌, 成为现存清代皇家中唯一表达农事主题的文化景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23:23 , Processed in 3.50707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