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 发表于 2007-12-7 22:13:00

<p><a href="http://bbs.oldbeijing.net/showimg.asp?BoardID=52&amp;filename=2007-12/200712610235321465.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老北京网 www.oldbeijing.net"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oldbeijing.net/showimg.asp?BoardID=52&amp;filename=2007-12/200712610235321465.jpg" border="0" style="WIDTH: 500px;"/></a></p><p>&nbsp;</p>

游泳的耗子 发表于 2007-12-7 22:50:00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谢谢各位前辈的悉心教导,耗子受教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世间万物皆有瑕疵,何谈完美,完美在心中。</font></p><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font></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耗子有些偏激了,呵呵,见谅。</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23:03:17编辑过]

老猪871 发表于 2007-12-10 18:46:00

<p><font size="5">批评得很对。我知道自己拍的片子,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会继续的努力。</font></p><p><font size="5">至于徐勇和蒋晨明。从我个人讲,我是很喜欢蒋晨明的片子的,而且,我觉得,拍胡同拍得好的老师益友有的是,但是在这里发片子,能和我们交流的还是不多,所以我才这样列举的。毕竟这只是一家之词,不作定论。</font></p>

门当户墩 发表于 2007-12-10 18:45:00

消失的胡同网友还有点那什么,徐勇和蒋晨明都是热爱胡同,并且在摄影上走出自己风格的摄影人,难道还要分出高下?分出出名与否?分出谁是更大的腕?谁的作品拍卖价高?胡同已经是如此之少,我们如果还在为谁和谁能不能放一起说来疑问,未免就太内耗了吧。两位都是大家学习的对象,都是行动在我们前头的胡同摄影人,这就足够了!

消失的胡同 发表于 2007-12-10 17:09:00

<p>感谢猪版的文字提示,如果您的胡同图片也能照的与文字水平相当的话,可能广大读者能更受益.</p><p>另外,我在您的文章开头看到您把徐勇和蒋明晨放在一起说总有些不妥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0 17:12:32编辑过]

门当户墩 发表于 2007-12-9 20:46:00

<p><font size="4">我想老猪版主的这篇承载着他从小对胡同的深厚感情,多年的摄影经验,望大家进步的殷殷之情的心血之作,给咱们老北京网原创摄影版提出了理论上的指导,使早就投入到胡同摄影还有刚刚涉猎的网友都获益匪浅。</font></p><p><font size="4">我其实也在不断地问自己和前辈们,到底怎样理解胡同?怎样拍摄胡同?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区别在哪里?人家走过的路,我还走,到底还能不能捡到金子?回答是多样的,也有的让我疑惑,也有的让我得到鼓励。虽然我没有住过胡同,在胡同边上工作了十几年也没有太注意过胡同的美丽,那时办公楼窗下的仿膳餐厅的四合院被拆除,我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想过拍摄。但是从去年冬天我打算拍摄门墩开始,我象突然开了窍似的,渐渐热爱上了我们民族的传统建筑——胡同、四合院。尤其是找到老北京网后,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热情高涨。一年过去了,虽然我参加拍记的次数有限,但是热爱胡同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反而是比开始的时候更多了些思考,因为我想虽然大家都在拍摄胡同,但是毕竟思考的深度不同,个人的感受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拍摄的结果也一定不同!这其中思考和行动是最主要的。</font></p><p><font size="4">老猪的总结和启发性文章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非常感谢!希望我们原创摄影版明年有个新的气象,踊跃出更多的优秀胡同摄影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胡同之美,感受到胡同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font><font size="4">我坚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font></p>

老猪871 发表于 2007-12-11 10:47:00

<p><font size="5">好,我们就讨论说讨论。</font></p><p><font size="5">首先不再用批评这个词了。看法不同的争论,我是非常欢迎的,尤其在这个版块,对于摄影及相关问题的实质性讨论,我非常期待和欢迎。</font></p><p><font size="5">关于墩所提到的问题,我觉得大家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相对性这句话变成“矬子里拔将军”,按老北京的话说,有点不那么受听。蒋的展览在西单佳能展览过,说实话我觉得,我自己是要认真学习的。但是如何客观的评价一位摄影师,以及他的作品,是一项很科学系统的工程,这一点我正在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我也希望,在学习摄影本身的同时,也学习评论和鉴别摄影师和作品,这是艺术审美的又一个里程碑。</font></p><p><font size="5">关于徐勇,他的领军作用,至少在90年代就基本认可了,我个人以为,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讲,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了,但是,事过境迁,现在胡同文化的保护,与胡同拆迁现实,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此相关的社会大时空。他原来的作品,就没有这一方面的内容。星期日,我去798 ,徐有个展览,是小姐的亲身经历的写实,虽然有他别样的视角,但总可以说明,如果有他的近期胡同作品,也已经不是他的首推了。</font></p><p><font size="5">至于题外之话。摄影作品,尤其是艺术作品,没有大众的认可,可能百分之99的人,不可能去做曹雪芹。老北京网成立几年,拍记队成立几年,社会不也在逐步认可吗,所以即使是作品还不成熟阶段,或是完全自成学派,都有可能被各种角度的媒体宣传,关键在于作者本人,如何正确对待。</font></p><p><font size="5">网站本身就叫论坛,如果不论不谈,何其称之为论坛呢。别说照上一年,就是第一次发片的网友,也可以各执己见,尽情交流,只要是对事不对人,网龄的长短(拍胡同题材)的长短,丝毫不影响在网站发表自己个人意见的权利的资格。</font></p><p><font size="5">谢谢您的发言,等着您的回音。</font></p>

消失的胡同 发表于 2007-12-11 08:00:00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be7ce;">to:猪斑竹</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be7ce;">不就是讨论吗,为什么非要用批评一词呢?斑竹的心胸就这么大?呵呵~~~</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be7ce;">我个人觉的,胡同影像照的片子太肤浅,跟徐勇去理解的表现胡同还有很大的差距,照片质量一看便知,如果非要矬子里拔将军的话就没有意义和可比性了.</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be7ce;">to:门当户墩</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be7ce;">我并没有想把他们分出高低,强弱.真正的大师和真正为胡同拍片的人是在用生命做事而不四肤浅的随便照上一年就大肆宣扬自己的人.</font></p>

周周 发表于 2007-12-12 15:04:00

<p><em><font size="1">“事过境迁,现在胡同文化的保护,与胡同拆迁现实,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此相关的社会大时空。他原来的作品,就没有这一方面的内容。星期日,我去798 ,徐有个展览,是小姐的亲身经历的写实,虽然有他别样的视角,但总可以说明,如果有他的近期胡同作品,也已经不是他的首推了。”</font></em></p><p><font size="1">貌似在《中国摄影》看到过此事的专题报道,《解决方案》是徐勇老师06年与某坐台小姐合作的作品,作这个作品是为了用作品的拍卖费用解救这位风尘女子,据说作品已成功拍出了。</font></p><p><font size="1">任何艺术家他的作品都会有一定的时代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某一领域的代言地位。曹雪芹也是个例子。敬重徐老师作品的思想性。</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2 15:57:37编辑过]

门当户墩 发表于 2007-12-13 21:5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消失的胡同</i>在2007-12-11 8:00:02的发言:</b><br/></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p></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be7ce;"></font></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be7ce;">to:门当户墩</font><p></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be7ce;">我并没有想把他们分出高低,强弱.真正的大师和真正为胡同拍片的人是在用生命做事而不四肤浅的随便照上一年就大肆宣扬自己的人.</font></p></div><p><font size="4">把贴帖子,办展览叫做大肆宣扬似乎不妥吧。谁不是用生命做事呢?难道谁比谁的一年还更金贵不成?水平可以有高下,但是不能贬低人家用心拍摄的成果。难道有了大商场,小店铺还不开了?有了拍摄胡同的大师,咱们拍摄都是肤浅之物了?也别太贬低自己了,谁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用心拍摄的照片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就是大肆宣扬?</font><font size="4">消失的胡同网友未免偏颇了。</font></p>

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7-12-14 09:09:00

<p><font size="5">敝帚自珍,敝帚自珍!!!</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记得华新民老师一次在拆迁居民家聊天,大家都议论纷纷给多少钱才走,不想走,华老师一语道破天机----给多少钱,买不来这种生活!!</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这种话只有住过胡同的人才有体会。</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咱们的拍记,不仅仅是寻找,也是感悟,发现,反思。带领更多的人认识这种悠久的居住文化,认识丧失这种居住文化给人带来的深层次的伤痛,损失,能认真对待就行了,何必论高低优劣.....走在胡同里面,每个人的的感悟是不同的。</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4 9:10:12编辑过]

破碎的流年 发表于 2007-12-22 21:36:00

楼主好厉害啊!!

破碎的流年 发表于 2007-12-22 21:37:00

没关系,呵呵!

tr 发表于 2007-12-29 21:17:00

<p>晚了</p><p>琓了</p>

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8-1-1 15:17:00

什么完了?楼上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胡同摄影审美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