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p><font size="3">今儿个除夕,找出一张精雕有“福”的门簪给大家拜年喽!(2006年冬摄于南火扇胡同)</font></p><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2/20072172231466605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7 22:32:53编辑过] 学习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胡同影像</i>在2007-2-4 14:54:53的发言:</b><br/><p>车夫?</p></div><p>突然明白过来所说的车夫什么意思,大概是图片中的车夫如何表现吧.</p><p>我的观点是:实和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张图片要表达什么主题.</p><p>比如,你要表达这个胡同的味道,关键词就是胡同或街巷,等车夫进入镜头按下快门,那么,车夫是一个衬托物体,实和虚都无所谓,关键是其位置和最终的图片效果是否衬托了胡同.</p><p>再如,如果你想反映的是胡同里的车夫生活,那么,车夫就成了这张图片的关键词,小巷就成了衬托车夫的背景,所以这个时候,车夫就一定要是实的才好.</p><p>我在拍的时候喜欢突出街巷的感觉,所以我会经常强调大景深而使用小光圈和慢门;而且我一直认为胡同是因人才鲜活了有生机的,所以画面中我喜欢捎带进一两个路人进去,为了与胡同的灰色形成对比,更喜欢穿鲜艳衣服的人.车夫的红色就是很好的衬托;这样一来,我又要放人物,又要大景深,人物就成了虚的运动状态.</p><p>总的来说,判断一张图片的好坏或者图片中元素运用是否恰当,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拍摄者的意图.所以我们经常拿"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强调对摄影作品的判断不要太盲目.</p><p>关于对胡同摄影的认知,我看到猪老师写了一些,这提醒我有时间的话也要写一写,一来与大家交流,二来归纳总结一下,也利于水平提高</p><p></p><p></p> <p><font size="5">非常感谢你的这篇文字!我以为拍摄技巧的交流,在技术层面是一种收获,而在对于摄影艺术,对胡同文化的理解认识,是从这些具体的问题中流露和闪现的。从而,在谈技巧的时候,必然也会读出作者的审美,立场,逻辑思维,以致语言文字表达和综合修养.片子拍的好,除了极个别的人在某种客观条件的巧合下,可能有一两张片子入眼,但长期的,大量的优秀作品,必定是认真长期的学习积淀的产物,而能把其中的心得体会和朋友们交流共享,其意义并不亚于只看片子本身,甚至超过仅限于片子的交流,尤其在这里,我是真心希望创造这样环境,这样的风气.图文并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在思想层面的交流,就更有实际内容和价值了.</font></p><p><font size="5">再次表示谢谢!!!</font></p>
45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2/20072262119354182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font size="5">宁静的胡同,惟有鸽哨的乐章在耳边萦绕。(2007初摄于汾州胡同)</font>46
<font size="5">傍晚,夕阳温柔,还有生动的茅草和偶尔飞过的鸽子为伴。毋庸置疑,这是温馨的场面。(2007年初摄于南火扇胡同)[</font>upload=jpg]UploadFile/2007-2/200722621243334580.jpg<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6 21:25:02编辑过] <p><font size="5">刚才未显示,再来一遍:</font></p><p><font size="5">傍晚,夕阳温柔,还有生动的茅草和偶尔飞过的鸽子为伴。毋庸置疑,这是温馨的场面。(2007年初摄于南火扇胡同)</font></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2/20072262127109782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猪871</i>在2007-2-24 8:10:30的发言:</b><br/><p><font size="5">非常感谢你的这篇文字!我以为拍摄技巧的交流,在技术层面是一种收获,而在对于摄影艺术,对胡同文化的理解认识,是从这些具体的问题中流露和闪现的。从而,在谈技巧的时候,必然也会读出作者的审美,立场,逻辑思维,以致语言文字表达和综合修养.片子拍的好,除了极个别的人在某种客观条件的巧合下,可能有一两张片子入眼,但长期的,大量的优秀作品,必定是认真长期的学习积淀的产物,而能把其中的心得体会和朋友们交流共享,其意义并不亚于只看片子本身,甚至超过仅限于片子的交流,尤其在这里,我是真心希望创造这样环境,这样的风气.图文并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在思想层面的交流,就更有实际内容和价值了.</font></p><p><font size="5">再次表示谢谢!!!</font></p></div><p>同意老猪。摄影是一种观点的表达,片子反映的是一个人对于事物的判断和立场。片子本身不见得多么精彩,但一定是作者思想的反映</p>
47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3/2007351857375839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font size="5">原生态的胡同里,还能看到这样朴实的笑脸和温馨的场景,这正是胡同最本真的一面(2007年初摄于北大吉巷)</font>48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3/2007351859183296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font size="5">推土机和塔吊一步步逼近胡同,面对这样的挑战,优雅的四合院,还有几多时光可以残喘?(2007初摄于北大吉巷)</font>[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5 19:01:06编辑过]
49
<font size="5">安静的小巷,是生活的天堂。(2007年初摄于北大吉巷)</font><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3/200736203738997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50
<font size="5">梁柱林立,在无奈中孤独地坚守,它们失去了赖以依存的老屋和宅院,彷徨,愤怒。(2007年初摄于南横东街)</font><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3/2007362038346048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6 20:39:13编辑过]
51
<font size="5">奥运即将到来,胡同及四合院风貌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区打着迎奥运的旗号,将胡同夷平改造。奥运,于胡同是福是祸?(2007年初摄于南大吉巷)</font><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3/2007371817382688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好! 每一胡同影象PP都认真看了,集中起来自成体系,记录历史始于细微之处。照片构图、技巧很棒! 很干净,我在读故事。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方非</i>在2007-3-7 21:36:35的发言:</b><br/>很干净,我在读故事。</div><p><font size="4">特意感谢一下这位哥们的好评.</font></p><p><font size="4">如果真能让大家在一幅幅照片中读到故事,感到身受,那可是我的极大追求.</font></p><p><font size="4">现在做得还很不够,但是我的方向.</font></p><p><font size="4">再次感谢!</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胡同影像</i>在2007-3-7 18:17:41的发言:</b><br/><font size="5">奥运即将到来,胡同及四合院风貌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区打着迎奥运的旗号,将胡同夷平改造。奥运,于胡同是福是祸?(2007年初摄于南大吉巷)</font><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3/2007371817382688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div><p><font face="黑体" size="5">美需要发现/艺术需要思想------太好了!</font></p> <p>记忆中的情节,值得赞赏!</p>52
<p><font size="5">如果非要套用“和谐”这个词,那么这幅图就可以叫做“和谐生活”。既是和谐的,就应当是保护的,需要永久留存的。这是一种生活意境,而不只是个别的单体建筑。(2007初摄于三井胡同)</font></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3/20073917841363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最喜欢看胡同影象的作品了,始终着眼于北京的整体保护,照片主题永远是胡同等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的内容,而且现在影象对很多自己的照片都发表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更值得大家学习的典范!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飞哥</i>在2007-3-9 17:25:11的发言:</b><br/>最喜欢看胡同影象的作品了,始终着眼于北京的整体保护,照片主题永远是胡同等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的内容,而且现在影象对很多自己的照片都发表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更值得大家学习的典范!</div><p></p> 全篇阅毕,感同身受,向楼主学习!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飞哥</i>在2007-3-9 17:25:11的发言:</b><br/>最喜欢看胡同影象的作品了,始终着眼于北京的整体保护,照片主题永远是胡同等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的内容,而且现在影象对很多自己的照片都发表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更值得大家学习的典范!</div><p><font face="黑体" size="4">谢谢飞哥!</font></p><p><font face="黑体" size="4">干脆把俺在争鸣版发的帖转过来,也算是表达我对胡同的看法,这种看法在很多时候决定了摄影的出发点:</font></p><p><font face="黑体" size="4"></font></p><p><strong><font size="4"> 结合两个帖子说说胡同的本质。<br/> 一,网友“笨笨窝”在本人的胡同博客上留言说:“随着北京的旧城改造,四合院不得不为其让路。有的被拆毁、有的被迁址,得以幸免的也被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所淹没。文化古都的气息日渐稀薄……”<br/> 二,一位网友在老北京网上转载了北京晚报刊发的这张德国人画的漫画,说,“北京部分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的文物,被水泥森林所包围,就象漫画表现的,只能看到一个房顶。文物重要的环境因素全被破坏。”<img alt="" src="http://img45.pp.sohu.com/images/blog/2007/3/8/15/19/111c7102010.jpg" border="0"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10px; TEXT-ALIGN: center;"/><br/> 这两个帖子和留言虽然短小,但都涉及胡同的本质问题:胡同,到底是什么?<br/> 我想,如果一个人走进胡同,就可以轻易地发现胡同的历史、建筑以及艺术;但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走进胡同,他就会发现,胡同其实是“一种特殊建筑格局下原生态的民间生活方式”。<br/> 权且将其作为我对胡同的定义,那么看这里面的关键词。<br/> 1、“特殊建筑格局”。胡同作为一种街道形式,是各大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每个城市都有小街小巷,但如此讲究,而且内涵丰富的惟有北京胡同,所以它是“特殊”的。这种街道形式自古以来都是城市的精髓,甚至曾经成为全部,所以它是城市的一种建筑格局,这种格局至今仍然影响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br/> 2、“原生态”。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自然是最宝贵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自然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意义上大自然界的自然,包括山山水水、生态环境等;另一类就是人文的自然,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文化。胡同,就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包含了建筑、历史、艺术、文学、商业,甚至风水说等多个方面,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充实。所以说,它是原生态的,自然的,并不是像国家大剧院那样人为地毁掉原有人文体系,拍脑子建设的。<br/> 3、“民间”。虽说胡同里曾经住过很多达官贵人,但99%的居民还是普通老百姓,这就决定了它的民间性质。由于民间所以质朴,由于民间所以可贵。<br/> 4、“生活方式”。胡同是活的!与其他很多所谓的历史文化相比,胡同的这一特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产生那天起,胡同就一直是居民生活之所,直到今天,即使在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胡同的生活气息依然浓厚,其重要功能就是承载居民的生活,而不是像故宫那样成为死的文物。所以,它是记载历史的活文物。<br/> 由于以上这些特点,就很难说胡同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比如,你说它是一种建筑形式,那就把胡同说成死的了;如果你说它是一种生活,那就剥离了它原生态的建筑属性。但你又不能说“胡同不是建筑”或“胡同不是生活”。<br/> 这样特殊的综合属性,决定着胡同保护的特殊性。<br/> 在一些人看来,尤其在政府官员眼中,保护胡同,就等同于留着这种建筑。所以他们设立了几个胡同保护区,但保护区外的胡同则随意砍杀。胡同保护区甚至成为官员们的托词:看,我们为了保护胡同做了这么多工作!好胡同都留下了!<br/> 回过头来看那幅漫画,画面中的历史建筑确实留存了下来,但周边是什么呢?那座可怜的建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变得孤独而另类。<br/> 这不是我们所要的保护。<br/> 尤其对于胡同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巷、街巷中的建筑、街巷中的居民,是存在于这个特定城市格局中的。现在政府的做法是,把这个格局毁掉,把整个体系毁掉,然后把个别片区圈起来标上文保牌。<br/> 这更不是我们所要的保护。<br/> 世界遗产大会做了一件极为明智的事,将故宫周边的老城区视为故宫的缓冲区,像保护世遗一样进行保护。其精髓即,单体的事物不能剥离其依赖的环境。<br/> 胡同是一种肌理,一种脉络。割裂了肌理脉络,它的魂就走了。<br/> 对于胡同,真正的保护是整体保护,而不是毁灭大多数留下极少数;对院落生活条件的改善应当是修旧变新,而不是粗暴的推倒重来大盖高楼。<br/> 一个德国规划专家曾经走街串巷看过胡同,他简直拍案叫绝,说:“我想了多少年,怎么样才能有一个最好的人居环境,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就是最理想的。”<br/> 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说:“北京是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的一个最伟大的单体作品。所谓单体作品,我就说像人一样,胡同就是这个人的经络,四合院就是人的细胞,人要活着你不能把经络砍断,你也不能把细胞消灭。” <br/> 人要活着。胡同,也要活着。</font></strong><br/></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0 1:04:49编辑过] 别说保护区外的,市级和区级保护单位又怎么样了呢!直等到这些胡同、四合院逐渐衰败再也没有保护价值的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拆掉了! <p><font size="5">讲的非常透彻。真把我心底,很多懵懂的概念,一下点透。</font></p><p><font size="5">我已经收藏,甚至想,一旦自己想弄点什么东西,这篇文字就是我的宣言书。</font></p> <p><font size="5">讲的非常透彻。真把我心底,很多懵懂的概念,一下点透。</font></p><p><font size="5">我已经收藏,甚至想,一旦自己想弄点什么东西,这篇文字就是我的宣言书。</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猪871</i>在2007-3-10 7:48:09的发言:</b><br/><p><font size="5">讲的非常透彻。真把我心底,很多懵懂的概念,一下点透。</font></p><p><font size="5">我已经收藏,甚至想,一旦自己想弄点什么东西,这篇文字就是我的宣言书。</font></p></div><p></p><p>呵,老猪过奖了,可不敢当啊</p><p>如果能帮助大家在拍摄的同时思考胡同,已足矣</p> 不错 北京下雪天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