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12:15:01

转贴;旧怀柔官署及部分公共设施

旧怀柔官署及部分公共设施原创2022-12-09 10:46·浩淼WD
图文/王海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eaf4970e5c74806b8a82e733262929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oDR%2FJOtOZxayNYToXjZRAJqWeXI%3D

https://p9-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668830ef6f34b6b9b3109502359759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OOVaAnWUwaCU5rHSyf4AudwUvVk%3D

官署,是旧时代一个地区包括行政、司法、文教、工商、农业、治安、兵役等管理机构的统称。其中的“县署”,也称县衙、县治,是一个行政县的政务管理中心。明初怀柔设县之后,怀柔县署以及相关机构随之出现,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由于每个历史时代社情的不同,其官署职能或侧重点也不一样。怀柔县设置于朱姓王朝刚刚立国之际,其地域历经战乱,百废待兴,治安混乱,加之朝廷为迅速巩固政权,不得不在新建的行政县,实行军政管理。尤其是明朝的东北防线内缩至长城一线以后,整个怀柔县域就尽属边塞之地了。因而在后来的边防建设中,怀柔之地几乎成了军事防御重地。所以,有明一代,怀柔县官署的军事色彩就比较浓厚。兵部、顺天府、蓟辽总督署先后在怀柔设立了察院、兵备道、守备衙、军粮仓、晒米场等与军事戍守直接相关的官署。清代,怀柔多数具有军事色彩的官署被撤销,但由于皇庄、官庄大量出现,致使旗、民杂处,争讼不断,加之御路过怀,差役繁杂,官署的人员设置以及职能有了很大变化。民国初期,民国政府推行新政,怀柔始有议会。怀柔县署改称“县公署”,并对旧的行政机构进行了裁并更名。同时也设立过“处分旗田官产处”等临时机构。日伪时期,日侵略军不但在怀柔设立军部,还成立了奴化怀柔的“新民会指导部”。伪县政府的各个机构,在配合日寇征民夫、征车马、修道路、挖壕沟、销日货、改文化等方面孝尽了犬马之劳。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08c2a9390cd4f5e93c454a802dfe69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EQzobhP4JChMuUScCSX3VHHf5NQ%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ef28447d3984a0bb63b08c5a8ded68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D3ZH5GxJ8vb8KAFRt8VIUDh0j1I%3D

一、县署怀柔县署大院在怀柔旧城西门内,今为怀柔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旧县署始建于明初,县署大门在民间俗称“县衙头门”,大门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岁月沧桑,至今保存完好。明代县署院内建有大门、仪门以及门房、寅宾馆、大堂、二堂、三堂、圣旨坊、东西两库、幕僚厅、书办房、六房办公厅、典吏厅、预备仓等各类房屋120余间。明末清初,院内许多厅房已破败坍塌,用于知县问案的“考中堂”也岌岌可危。曾有过选择性的翻建,和维修。清代的县署用房一直保持在60间左右。县署大门有门房、门道三间。条石基坐、四梁八柱、前廊后厦,螭吻大脊、插飞椽出檐,琉璃瓦接滴水,房脊有角兽对称排列。门前石条墁进门坡,门外左右置石狮一对。明后期,大门外建有“彰善”、“殚恶”、“申明”三亭;设门岗。清末曾置铁炮两门,增建影壁一座。县署院中,最具文化意涵的当属“三堂”。三堂是县署大堂、二堂之后的主衙堂,明代号为“考中堂”,是案件三堂会审之所。明代“考中堂”为三间,至清康熙年已经颓败,康熙五十三,时任县令吴景果在原址翻建,共建房五间。更名为“黍春堂”,并请霸昌道陈鹏年(号沧州)撰写了大堂匾额。堂前曾有县令吴景果于康熙五十六年八月撰写的《黍春堂记》石刻一通。关于黍春堂之名,《日下旧闻考》记述道:“其额曰黍春堂,盖以斯邑,地小民贫,有待于吹暖律而布阳和也”。根据“黍春堂记”,大堂匾额源自“黍谷回春”的典故,吴景果将捐俸翻新的县署大堂取名为“黍春堂”,以此警醒自己要时时关注百姓的冷暖,并理想地祈望后任者在入住黍春堂的时候,不忘对“苦寒之地”的怀柔,“膏之以阴雨,扇之以仁风”。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e47be5267a444e4a028a7cf5d7be538~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wF%2Bsnz5NsNSQvmGTa91Nt8kAUK8%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451cad61bdd43e2a2c53c2c25b2892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LfCauMy4NPWq%2ByG4sefDdW7dbDA%3D

明代县署院内除了大堂以及幕僚厅、库吏财务、文书、典吏等机构外,还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等行政机构。吏房,掌官吏任用;户房,主要负责赋役、户籍民政;礼房,管文教、祭祀;兵房,管兵役;刑房,主刑狱诉讼;工房,管路桥官廨建设。院西南交大有监所、马房、吏役住房。清代在县署大堂、仪门东侧以及马房后建三处粮仓11间。仪门东南角建有藏冰窖,每岁冬月,奉工部命令,采藏洁冰三千块,以备上用。二、察院是明代都察院的分支机构,作为监察御史前往各地巡察、督理边务政务的办公机构,各州县都设有察院。怀柔明代察院在县署东侧,建有大门三间、仪门及东西角门。有厅房五间、东、西皂隶房各三间、后厅五间、穿堂五间、东书房三间、西厨房三间。怀柔察院建于明正德年间,嘉靖三十三年、三十五年重修。后厅、穿堂房为重修时增建。三、兵备道明代兵备道始建于嘉靖四十年。最初,兵备道衙门在县署大门路南。其设施包括大厅、后厅、茶厅、书房、厨房等四十间房屋。万历年初,兵备道迁往文庙东侧新建的兵备道衙门。新兵备道的规模较原来有所缩小。明代的兵备道,主要是为整饬地方备战戍守、兵马钱粮、武器调配、兵额足缺、值守训练、城垣修筑、接待处置关外投诚人员以及抚赏属夷等事务。怀柔兵备道首任官员是张邦彦。张上任以后,一方面抓紧修建道署衙门,一方面积极巡察通州、黄花、渤海、田仙寨、贾儿岭、大小水峪地方的练兵及后勤保障情况。他在调研过程中曾发现影响军队建设的严重问题。并及时向顺天巡抚徐绅进行了报告。徐绅接报即以《抚赏钱粮疏》奏报给内阁。朝廷及时调整了戍边政策,为加强军队建设、妥善处理边地蒙汉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万历年间的怀柔兵备导员白栋在职期间,不但整饬得法,而且“绝馈赠、改粮头、裁大户、免重役、节供应、归里甲、征奸宄、禁科敛、因民利导”很得人心。“仅一两年,垦地增加,民归若流,怀柔民不能忘者也”。明兵备道于隆庆元年撤销。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e1b4b7268c614c1b99a9425610a1102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O8wikMIfUH6uncpcpRgupbVJd0w%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9a614c932184534ac1be57320b08d7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bR3VggaEqQ9vh1aAf71PPH%2F165g%3D

四、守备衙怀柔的守备衙门在县署大院后,建于明万历初年,有厅房二十几间,此前怀柔仅有驻营把总一员,营兵200。隆庆元年,兵备道裁撤后,怀柔设守备一员驻扎,首任守备为张绍忠,守备官暂住兵营。万历元年新任守备刘龙等创建了守备署。怀柔设守备后,自密云拨营兵230名驻扎怀柔。明代怀柔的驻军以及兵备机构,是蓟辽边防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嘉靖四十年蓟辽总督署迁驻密云以后,怀柔城的军事功能得到了加强。县署前建有粮仓,东有晒米场,历年由潮白河漕道运抵的部分军粮储于怀柔,以便亓连口、神堂峪、河防口、大水峪驻军就近领取。另外,怀柔北部四个隘口之外就是蒙古部落的驻牧之地,所以,明廷在怀柔筑城、建敌台、驻军是必要的。怀柔守备院内除了守备署外还有中军厅、演箭厅,而营房分别建在守备衙东、西两侧,有营房130余间。草料场,在县署西北,有围墙保护,明代曾在此蓄养官马,积储草料;教军场,在南门外。清初,裁撤守备。康熙十八年,再次设守备,有兵马83名。皇帝历年往返京师和避暑山庄路经怀柔时,怀柔的驻防守备都须与知县一起到南门外行宫朝见。五、粮仓粮仓是怀柔城内重要的公用设施。明代的“预备仓”在县署大门内东侧,所收储的粮食为本县支配。“学仓”,在县学大门内,属于县学自设仓,明万历后期废。“广济仓”,在县署大门前,为商粮军粮合用仓,该粮仓在平时招商买卖粮米,嘉靖年间,驻城军队的军粮亦在此支放,至清代仓房皆废仓院内建有廒神祠。康熙二十九年,县设“平常仓”,最初没有专用的仓房,借屋或露天而储,康熙末年建仓三处。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5fffa098992437b9bb68ba491567ee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gYL7XL3EBsxoQvEY3ediSF3D0l4%3D

六、文庙、县学文庙即孔子庙,唐贞观年间,皇帝敕命各州县按照统一规制设立孔子庙祭祀孔孟。明初修建怀柔城时,孔庙和县署是首批城内建筑。文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佛道的寺观,而属于文化教育机构。由于孔孟创立了儒学,所以各地在建官学时,一般都将学宫与孔庙相邻而建。明代,怀柔文庙与县学分设,至清代合二为一。明永乐年全国将“孔子庙”改称“文庙”。民国时期复称孔庙,但民间仍习惯以文庙称谓。清代以后,怀柔的文庙就是县学的代称。怀柔文庙、县学在县署东,即今怀柔第三小学所在地。文庙的主体是大成殿,殿堂内正中供奉孔子画像,上方悬“万世师表”金匾。殿下为石条台基,三尺多高,殿前大院宽敞,用于春、秋两次祭祀活动,清代的年祭祀用银为40两。大成殿前有古柏三株,殿后为启圣祠。院左右石碑上镌古代儒教家的事绩。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有厢房六间,内设72贤人的牌位。稍南有“戟门”三间,中为门道。往南即为泮池,建有汉白玉两孔小石桥。清末民初,桥两侧仍有莲花池,池游有大小红鱼。文庙正门建为牌楼式,彩绘鲜艳,中门上方书“棂星门”三字。文庙东院是文昌祠、明伦堂。明伦堂是县学的主体,有正殿五间,仪门一座,大门三间,存心养性斋五间。敬一亭在文昌祠后,亭北建木质两层戏楼一座,两侧各有耳房一间。县学亦称“儒学”,是国办学堂。民国初年,文庙和文昌祠、县学合并称为文庙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曾设师范和初级中学。除此,明代还办有一所“社学”,清初已废。清康熙六十年,时任县令曾在县署前创办义学,号为“温阳书院”,雍正三年举人杜贞生被聘为书院长。怀柔文庙、县学自建成后,曾多次修缮。明成化六年,重修明伦堂;万历二十一年,增建泮池、天启三年重修;崇祯二年重修棂星门、龙凤壁;崇祯四年又大规模修葺、增建,扩建了东西厢、戟门、重修了启圣祠、明伦堂、敬一亭、仪门等设施。康熙六十年,再次重建了明伦堂。本属于文庙重要设施的“魁星楼”在明代一直未建,直至清康熙中期才建起了魁星楼。各地文庙的魁星楼一般都建在棂星门的对面,不会远离文庙大门。可怀柔文庙的魁星楼却建在了怀柔城东南角的城墙上,魁星楼的门朝西北方向,与棂星门遥遥相望。另一处与文庙相关的建筑,是与棂星门隔路相对的“桂杏连云坊”,用以劝示、鼓励、学子登科、平步青云。此坊牌楼三间,横跨街口,瓦木结构,飞檐斗拱,颇为绚丽。民国时期,传教士曾在城隍庙内创设“辅仁小学”。
七、邮递、通讯明代,怀柔设有邮递铺。总铺在县署院内西侧,分铺在县域沿驿道分布。各铺均设铺兵、递马,负责邮传。清康熙年,额定递马七匹,马夫五名。但因皇帝常在避暑山庄理政,邮递繁忙,怀柔县在额外又增备递马十余匹,但仍是不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怀柔设邮政代办所,所址在署前街伪新民会西侧。民国成立后,邮政业务日多,后改称邮局。怀柔电话通讯始于1928年建电话站,装电话机一部。1933年县城内架设电话单线,设置了河北省长途电话局怀柔分局。电话局位于怀柔县城西门大街路南,与国民党部斜对。西邻伪警备队队部,今系京北大世界商场东北角,在怀柔园林绿绿化局对面。1935年11月架设怀柔地方电话线并兼营交换台。1936年9月,怀柔为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属县之一,日伪为统治怀柔地区,将通讯线设新改旧。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怀柔建电信营业所,装磁石交换机30门。怀柔电话局有局长1人、雇员2人、线工2人。县城内的伪新民会、商会、警防队、县公署以及设立伪政权的乡村实现了电话通讯。194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怀柔设长途电话局,装有25部磁石交换机。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403fc48175d46f28d97bb5516364465~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tunIW7XbzT0uSEEKhKXSsgefpc4%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4e9dcd5315942d79a73a02b0456ea28~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zgBL5nb4eNaByghy1FPCtZ%2BZO%2B4%3D

八、教会、医院民国初年,怀柔出现两家教会医院。清光绪十一年(1885),美国一牧师来怀柔县传播基督教。民国初,在县城南大街(今商业街),西段路南(今人保公司)建立教堂,即福音堂。“卫理公会”教会机构有院房屋四十多间,临街房用于基督徒礼拜之所,院内设 “保罗医院”。1949年,在保罗医院基础上建立“怀柔县中西医药社”。1950年改称“怀柔县卫生院”。不久卫生院北迁府东一条。1956年,更名为“怀柔县医院”,即今怀柔区医院之前身。1931年教会在路北又增设了“雪芹诊疗所”,后称“雪琴医院”。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d8e04ca694741daacc3c1fa27fd936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7jZny12US9TcyA7RW5PYSdEhojE%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5fba1bee17044b9a0b241b776cd2fa0~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HguvHCR2p8%2FaT0ue2LZ0SZEBeJk%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0ed7f15c5ab4c1389f591a97c55241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86&x-signature=JvAdhSDTo1rb5VU0%2FRFulJg82cw%3D

九、山西会馆怀柔“山西会馆”在金会馆胡同北端路西。会馆包括南北两个院落。北院有正房三间,室内塑置关帝、赵公明像用以供奉。正房两侧有东西耳房,院内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南院主体建筑是坐南朝北的一座大戏楼,戏楼亦有东、西耳房。山西会馆由在怀经商的山西人公议集资兴建。最初用于山西同乡商人聚会、共议行规、交流经商之道、通报商品信息、讨论商业情形之所。随着怀柔商业日渐繁荣,为避免恶性竞争,协调各商家之间的关系,以免因进销价格差距过大而出现矛盾。因此,清咸丰年就有山西籍在怀商人效仿其他城镇的做法,联合城内商户建立了商会组织,商会包括同乡会和同业会。商会设正副会长、秘书以及董事,会长由董事推举。商会活动地址就设在山西会馆。日伪时期,怀柔商会曾被日伪利用,1933年5月,驻怀日本人开始控制商会,在商业经营中,一方面宣传推销日货,一方面查控销往抗日游击区的物品。1945年至1947年,国民党政府两次改组商会,设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2人,理事6人,此时期共有会员585人。会馆的戏楼,既有为商人服务的功能也兼具回报社会和引领商业发展的功能。一些走南闯北的成功商人,多受传统文化熏染,他们在业余很喜参与欢文娱活动,久之便无师自通成了水平颇高的票友,无论年节平日,一有时间便粉墨登场。新中国建立之初,县工商联合会亦设在山西会馆,联合会成立了“商联剧团”,很多过去出身商人的演员都成了剧团的骨干。上世纪六十七年代,会馆一直作为怀柔县城关公社或城关镇机关的办公地,八十年代初拆除消失。
2016年8月13日 为李祥《图说怀柔古城》整理的文案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9 12:19:48

县衙门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12:26:37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9 12:19
县衙门

与故宫同龄的怀柔县署大门2022-03-22 14:38·京报网
府前街是怀柔城区历史最悠久的核心地段,街北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那就是明清县署大门,也是现在的怀柔区政府大门。据怀柔县志记载:该门“建于洪武十四年 (1381年), 面阔三间,前廊后厦, 朱门碧瓦,中间为通道,两旁是门房,硬山调大脊”。自建成至今,这座县衙大门一直是怀柔的衙署正门。且历经多次修葺,仍保持原风格。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0n0oTE44GiYqk~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93&x-signature=sW%2FB%2Bd3ahkx1Kd%2FdasqbV2k8lPI%3D
县署大门 摄影:于书文县署大门建于明初史籍记载,早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怀柔县”的名称,但其辖域大都为今顺义区,基本不在今怀柔范围。隋唐至元,怀柔始终没有形成独立建制。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檀州为密云、怀柔二县,此为怀柔建县之始,距今已有654年。县治命名“怀柔”,本身具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和寓意。《礼记·中庸》有“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的说法,这是对“怀柔”二字的最早阐述。《汉书·郊祀志》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颜师古注:“怀,来也;柔,安也”。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构成了古代统治阶级的“怀柔政策”,即团结和睦、交融发展的意思。县城选址很有讲究。在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自然形成的“温柔臂弯”的最北端,万里长城怀柔段如一条长龙横贯东西,使怀柔成为京师北门,畿辅屏翰,拱卫着京师的安全。明万历《怀柔县志》对县城周边地理形胜有记载:“关塞诸山,雄峙于西北;浑河之水,环绕于东南。群山环峙,秀丽天成。”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怀柔城浓厚的军事色彩,兵部、顺天府、蓟辽总督署先后在城内设立了察院、兵备道、守备衙、军粮仓、晒米场等与军事戍守直接相关的官署。关于县城的修筑,明万历《怀柔县志》中这样记述:“怀柔自分壤之始,无城。已而为土城,已而又为砖城,率皆患至而后备之者。”就是说怀柔建县之初,还没有建筑城池,后来才建了土城和砖城,原因是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才建筑的。那么究竟何时修建的县城和县署呢?该志又记载:“怀柔县旧有土城,甚大,创自洪武十四年。至成化三年,巡抚闫奏调三河等三县民夫重修,以砖石,岁久倾圮。弘治十五年,兵备钱因城大民少,去其西半而城其东半焉。”怀柔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县署衙门、典史宅、廒神祠、广济仓、义学、旧兵道、大成坊、土地祠、晒米场、察院、文庙、关帝庙、八蜡庙、草场、马神庙、守备衙等。曾听到有人说怀柔县署大门与北京故宫同龄,笔者在查阅史料中发现,怀柔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而北京皇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建,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费时14年。二者都属于明代前期建筑,至今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二者同龄的说法,基本成立。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0n0oYs9YWbKHu~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1163893&x-signature=IHqj1Zap9EUib9ijMDXbfHMjjjw%3D
上世纪50年代,拆除前的怀柔县城南门(资料图)主要建筑为“考中堂”怀柔县署大门饱经风雨,数次重修,不断加固,但其风格和样式始终未改,依然保持着端庄秀丽的古衙门的威仪。大门坐北朝南,应了那句“衙门口朝南开”的说辞。门房面阔3间,前廊后厦,朱门碧瓦。过厅中间为通道,两边为耳房,螭吻调脊,上覆绿色琉璃瓦和滴水,八檩结构,条石基础。过厅两侧,八字墙外左右各有4间配房并自成院落。门厅前蹲立着两座汉白玉石狮,威风凛凛。整个建筑的大气古朴与周围的现代建筑形成了巨大反差。笔者查阅有关史籍记载,明万历年间,怀柔县署大门外东侧建有“彰善亭”,西侧建有“瘅恶亭”,正前方建有“申明亭”。县署原有房屋120间,具有相当规模。大门内建有仪门、大堂、考中堂,甬道旁有戒亭、圣旨坊、左右六房、吏舍堂,东有贮库、寅宾馆,西为寄库,旁为幕厅,后有内宅。堂后有房屋三进,东侧建书房三间,因移植红螺寺筱竹于轩下,故名“螺竹轩”。此外,在大门内西侧还建有监禁所,东侧建有土地祠。古有“官不修衙”的说法,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县署不堪风吹雨淋,岁月剥蚀,几近倾颓。至清康熙年间,“则城郭萧条,居民寥落,县治自门垣以致堂寝无不颓坏”。其后经过选择性翻建、维修,清代县署用房一直保持在60间左右。县署大门外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彰善”“瘅恶”“申明”三厅,因岁月的风雨剥蚀逐渐损毁,后来在正对大门的位置建了一座影壁。在仪门东南角建有藏冰窖,每岁冬月,奉工部之命采藏洁冰三千块,以备上用。这是御路边县署的独特设施。可惜这些完备规整的建筑,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而渐渐颓毁,仅遗下古老的衙门阅尽沧桑,留存于世。昔时,县署内的主要建筑为大堂,也叫公堂、正堂、正厅等,是知县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地方。它是县署的主体建筑,高大雄伟、古朴肃穆,蔚为壮观。大堂之后,应有二堂和三堂,怀柔未设置二堂,但有“考中堂”3间,是对案件的三堂会审之所。清康熙年间,在“考中堂”原址翻建为5间,并更名为“黍春堂”,延请康熙进士霸昌道陈鹏年撰写匾额。由“考中堂”更名“黍春堂”,源于“黍谷回春”的典故,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史籍记载:“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后人遂名邹子祭风台。名之曰‘黍谷回春’。”这里的邹子即战国末期的哲学家、阴阳家邹衍。相传邹衍得知燕国设立黄金台,招贤纳士。便千里跋涉,到燕国求仕。有一天,他出外游历,走到寒谷,坐下来休息,随手掏出洞箫吹了起来。优美的乐曲声在峡谷中回荡,赶走了寒气,吹出了清泉,吹绿了沟谷。这里的寒谷就是位于怀柔东南罗山附近的黍谷山(今属密云),故明代“黍谷阳和”为怀柔八景之一。“黍春堂”即根据“黍谷回春”的典故,借以彰显当任者的为民情怀,并期许后任者在入住黍春堂的时候,不忘对“苦寒之地”的怀柔“膏之以阴雨,扇之以仁风”。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居斯堂也,上之王事不敢误,下之民力不忍竭”,时时悲悯百姓的冷暖,做个青史留名的官吏。
一座县衙 百代春秋旧时,县署之内,只有三位有品级的官员,即七品知县、八品县丞、九品主簿。其他为负责文书工作的小吏、维护治安的衙役等。一般来说,知县大人掌握一个县的绝对权力。不同历史时期,县署内最高长官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县令、知县、县尹、县长,品级大多为正七品,当然也有例外。知县都有哪些职责?《清史稿·职官志》记载:“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滑锄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由此可见,古代县官的职责可谓无所不包,几乎综合了我们今天的行政、司法及部分立法等诸多职能。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怀柔自建县以来,衙署内不知来去了多少位县太爷,据清康熙《怀柔县志》的记载统计,仅明代洪熙至清代康熙朝,有名姓记载的怀柔知县就有64人。这些人中,能在贫穷凋敝的三等小县做满任期就很不错了,如能体恤百姓有所作为则更是可贵。怀柔文史专家王宝骏在《清代怀柔县署》一文中提到:“明清两代,怀柔地瘠民贫,一般在怀担任知县者,大都在任一至两年,便千方百计借故离任。有时一年之中,竟连换三至四位知县。如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为王贻谷,八月换姚培基,十二月又换刘铠。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知县为高骧云,不久就离任,不得已由平谷知县郝联薇兼任,十月又改由北路同知吕圻代摄,十一月又改任张灿,一年换了四任知县。”当然,怀柔历任知县中也不乏忠于职守、有所作为的清官。康熙《怀柔县志》记载入祠怀柔名宦祠的知县明代有邵元亨、夏勋;清代有张万略、刘腾蛟。他们皆因勤勉爱民、廉洁从政、秉公断案、赈济灾民的政绩而榜上留名。也有未列入名宦祠却因口碑不错被后人称赞的知县如史国典、吴景果等。怀柔县署大门规模不大,但布局严谨,几经风雨却奇迹般地得以完整保存,幸运地成为一处弥足珍贵的历史标本,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政权建设和古典建筑的艺术风貌以及衙门文化,无疑具有重大作用。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于书文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2-9 13:06:30

县署大门够气派!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9 16:55:19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12:26
与故宫同龄的怀柔县署大门2022-03-22 14:38·京报网
府前街是怀柔城区历史最悠久的核心地段,街北有一座 ...

七品官衙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19:14:13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9 16:55
七品官衙

县团级!;P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19:16:55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2-9 13:06
县署大门够气派!

不知道里边啥情况了!:o

伯阳子 发表于 2022-12-9 19:54:08

好http://img.obj.cc/forum/202212/09/130615ikhjjkd9huh5996k.jpg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20:07:47

伯阳子 发表于 2022-12-9 19:54


:handshake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2-9 20:20:32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19:16
不知道里边啥情况了!

啥情况,依然是县衙!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20:31:34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2-9 20:20
啥情况,依然是县衙!

老屋啊!:(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2-9 20:40:26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20:31
老屋啊!

估计没什么老屋了。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20:48:26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2-9 20:40
估计没什么老屋了。

我琢磨着也悬!:Q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12 13:04:02

老片 发表于 2022-12-9 19:14
县团级!

正处

老片 发表于 2022-12-12 13:10:52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12 13:04
正处

212伺候!:lol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12 13:12:03

老片 发表于 2022-12-12 13:10
212伺候!

有时候也能蹭伏尔加

老片 发表于 2022-12-12 13:15:57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12 13:12
有时候也能蹭伏尔加

县里够呛!:L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12 13:17:59

老片 发表于 2022-12-12 13:15
县里够呛!

蹭地委的车:lol

老片 发表于 2022-12-12 13:22:12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12 13:17
蹭地委的车

搭一段:lol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12 13:24:50

老片 发表于 2022-12-12 13:22
搭一段

捎点蘑菇辣椒啥的到地区卖一好价钱

老片 发表于 2022-12-12 13:29:19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2-12-12 13:30 编辑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12-12 13:24
捎点蘑菇辣椒啥的到地区卖一好价钱
又改马车了!: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旧怀柔官署及部分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