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001 发表于 2021-5-15 14:30:19

当年,因为我的年岁比较小,对于市场上的商品供应以及它们的价格并不了解,但在一九六四年升入小学的前后,因为已经开始为家里面干些打酱油、买醋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因此对于那时的商品物价以及供应情况开始熟悉起来。
特别要说明的是,经过六零至六二年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之后,早在一九六三年时,我们的市场供应情况已经大有改观,特别是鱼类的供应,那时在副食商店里已经不难买到。
于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那时吃活鲤鱼等淡水鱼缓释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价格贵不说,商店里也不是经常会有,但带鱼和黄花鱼却并不难买到。带鱼根据产品的质量不同,分为一、二、三及等外品四个标准出售,一等带鱼大概要人民币三角多钱一斤,且不容易买到,但二三等带鱼并不难买,最实惠的大概腰算那等外品,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斤只卖9分钱。
那时黄花鱼的价格也很便宜,差不多也只要三角几分一斤,在机关食堂里,裹面炸好的炸黄鱼,只要一角钱食堂饭票一条。
因此,当年咋我们的餐桌上,经常吃的就是带鱼和黄花鱼,这两种鱼属于那时的大众食品,而且在副食商店里,上述这两种鱼一般也不缺货。
到了文革后期之后,市场里的鱼类供应出现了短缺,待遇、黄花鱼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们不吃的有害鱼类,这鱼的学名好像叫马面鲀,也叫橡皮鱼,不过市场上挂牌时写得是滋滋鱼。这种鱼的口感不好,据说它的皮及内脏也不能吃,因此,这鱼当年在市场上的销路并不好,去副食商店买肉,买菜时,也经常能看到那鱼就堆放在鱼类柜台的案板上,无人购买。因此,那滋滋鱼在京城的市场上没过几年就永远的消失了,取代它的好像是淡水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