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客 发表于 2021-5-7 11:22:43

牛奶

牛奶    上个星期孩子从“每日优鲜”给我订了两箱 “特仑苏”纯牛奶,品尝后口感确实不错,包装箱上写着一句“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上百度查了一下“特仑苏”什么意思,感情这是蒙古话,“就是最好的牛奶,金牌的意思”。   牛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成了必不可少的营养品,婴儿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离不开奶,当然母乳是主要的,也有不少是一牛奶为主的孩子,如今的产妇有的为了保持产后的“线条美”宁愿让自己的宝贝喝进口奶粉也不愿母乳喂养,真可谓够“狠”的。   五六十年代老百姓能喝上牛奶的人除了三岁以内的孩子和有医院证明需要营养补助的病人能按量供给外,其他人很少能每天喝上牛奶。北京解放后最早的牛奶供应是1956年成立的牛奶总站,六十年代改为牛奶总公司,我们经历过长期物资匮乏的年代,牛奶成了稀罕物,四十年前我孩子出生时凭出生证和户口簿办了牛奶卡,每天定点定时到奶站取奶那时候无论您多忙这档子事不能忘了,不然孩子就得饿着。我小时候牛奶是送到家门口很方便,文革以后就取消了送奶。五、六十年代北京人订奶都是送奶的师傅夜里送来,保证您一大早能喝上新鲜的牛奶,送奶工一辆三轮板车拉着成箱的牛奶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为广大民众服务很辛苦,那时候的瓶装牛奶容量都是半磅、一磅的,师傅们一瓶瓶的牛奶把它放到各家门口挂着的各式各样的奶箱里再取走空奶瓶方便了老百姓,那时候尽管奶箱就在门口那时候很少听说谁家的奶被偷了,社会治安很棒,没人偷搁在现在有些不可思议,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也是如此。那时候的牛奶瓶是用皮筋勒着的瓶盖,纸揭开瓶盖上总是粘着厚厚一层油脂,今天买的牛奶很难看到了有油脂了。       随着改革开放北京牛奶公司1997年成立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并作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成员企业于香港上市,2001年公司改制成为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的牛奶产品也多了丰富了,喝牛奶或酸奶是居家过日子的必需品了,说起酸奶,至今让我难忘的是位于红星胡同(金鱼胡同)东口正对着的那家冷饮店的瓷瓶酸奶真好,每次路过必喝它,特别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对我来讲一是冰镇啤酒,再有就是瓷瓶酸奶,这俩是我最爱。北京三元牛奶是咱北京的品牌也是咱老百姓信得过的品牌,这么多年来老百姓喝它放心。在北京人的心目中三元牛奶,红星牛二,燕京啤酒,金狮酱油、王致和的腐乳、张一元花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老百姓认它们,因为这是咱老北京的产品地道,吃喝心里都踏实,毕竟健康重要。                                                      2021.5.5       九城了然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5-7 12:21:44

喝瓷瓶酸奶,两毛钱一瓶,用绿色小铁勺儿,记忆犹新。
怀旧!很怀旧!

了然客 发表于 2021-5-7 15:56:56

RE: 牛奶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5-7 12:21
喝瓷瓶酸奶,两毛钱一瓶,用绿色小铁勺儿,记忆犹新。
怀旧!很怀旧!

谢谢{:5_161:}那天去超市看到一种酸奶叫“老北京酸奶”产地却不是北京,您说气人不。

老片 发表于 2021-5-7 16:49:37

RE: 牛奶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1-5-7 16:51 编辑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21-5-7 19:46:26

当年我也常去金鱼胡同对面,澡堂子旁边的牛奶房吃酸奶,好像是两毛三还是两毛六一瓶,吃着上瘾。眼下,无论哪种酸奶也吃不出那味道了。

城根儿 发表于 2021-5-7 20:16:52

RE: 牛奶

光明 发表于 2021-5-7 21:28:38

{:5_249:}订奶的日子记忆犹新

了然客 发表于 2021-5-7 23:18:21

RE: 牛奶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21-5-7 19:46
当年我也常去金鱼胡同对面,澡堂子旁边的牛奶房吃酸奶,好像是两毛三还是两毛六一瓶,吃着上瘾。眼下,无论 ...

{:5_161:}我记得是两毛六。

了然客 发表于 2021-5-7 23:19:43

RE: 牛奶

光明 发表于 2021-5-7 21:28
订奶的日子记忆犹新

谢谢{:5_161:}

了然客 发表于 2021-5-7 23:21:06

RE: 牛奶

城根儿 发表于 2021-5-7 20:16


{:5_16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