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路 发表于 2019-9-12 02:29:47

西部之旅(七)夷路风光拾遗

本帖最后由 安德路 于 2019-10-1 20:28 编辑

       ——夷路即平坦之路。秀丽风景依然美不胜收。题记       出宰恩国家公园东门,沿着9号公路,由东向南,转到89号公路,向着亚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今晚的住处驰去。GPS显示,381公里。4小时许。


    好比是在北京故宫玩了一天,再开车去石家庄,不,石家庄还差70公里,嗯,到邢台的路程差不离。说起来,觉得不可思议!


    原计划西部之旅(七),直接写科罗拉多大峡谷内容。但宰恩国家公园归途的美景及感受亦可成篇。不写出来与众人分享,是暴殄天物,会后悔遗憾。       4小时车程的确不近。但宰恩-卡梅尔山风景路真是美啊!这条长23公里的山路,遇见是缘分,一见让心醉。如同看一场精彩大片般享受。闻名遐迩的山谷,不会让审美疲劳。一边走,一边全神贯注地欣赏,用虔心去扫描、用灵性去感悟、用良知去发现,美景入镜,人亦入境。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渴、忘记了疲乏……

    蓝天竹布色,白云乐悠悠。青山绿水生机盎然,农田牧野小镇风情。不陶醉,不是地球人。400公里的画卷在徐徐展开。触景生情,引人思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确实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理想。20年过去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梦想还是那个梦想。口号是口号,现实是现实。

    前文曾提到一个朋友两口子喜欢旅游,不论国内国外,一年总要出去若干次。这哥们儿还爱聊,一聊就愿意聊透。当然,我们一起聊的内容,主要是见闻和感受,与意识形态无关。聊透只能朋友间。不聊透不够朋友。和三观不一致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没聊两句能打起来,犯得上吗?比如前两年,一个在这边读书的女孩在毕业典礼上说了句米国空气好,是甜的。就引来“群众”的围攻。大有批倒批臭,再踏上千万支脚的蜂拥之势。搅得人家家人都不得安生了。直到女孩出来道歉。真糊涂了!不知道谁糊涂?反正我糊涂了。如何道歉?说米国空气是臭的,尔等听着就顺气了?这显然是违心说谎啊。可不说,“群众”不答应。好笑!如果这帮“群众”把这劲头拿来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我想,他们就不会在意他国的空气,去和一个弱女子较劲耍威风了。您说,与这些人能聊吗?   

    卡纳布“Kanab”小镇位于大峡谷、塞昂和布莱斯三个国家公园的中心地带,是临近区域最大的聚居地。前方山上有个大大白色的“K”字。小镇以名字的第一字母代称。K镇有家中餐馆。招牌标有“羅家中餐”字样。繁体字,不像大陆人开的。镇子别看小,可有“小好莱坞”之称。因为这里出了一些演员。有查克•康纳斯、理查德•艾尔、芭芭拉•斯坦威克等,虽说大都名气不大或已过气,但他(她)们曾是小镇人或与小镇有关联,是小镇的骄傲,依然值得纪念夸耀。有种感觉,在美国普通人亦会得到尊重,只要他努力,就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哪怕是学校里的小棒球队员,逢有赛事,场外会挂印有他们照片的旗子,一面面,身着校服,不同的姿势,号码、名字。很风光。    人活着,哪个没有荣誉感?自身的、家庭的、团队的、民族的、同类的,爱什么没必要总挂在嘴上,骨子里的东西属于本性。别误导,更别去糟改。化身易腐。装神弄鬼能蒙几时?


   由K镇向东,驶入89号公路。这条路是非常著名的“南北景观大道”。北起蒙大拿州(与加拿大境内的2号公路对接),一路向南直到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沿途经过的著名地点有:大瀑布城、黄石国家公园大提顿国家公园、盐湖城、顶礁国家公园、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塞昂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等。这条路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人生必开”的经典公路之一,是开车人的最爱,更是摄影人镜头指向的密集之地。



    沿着犹他州新修的公路向前行驶。眼前的一切清爽宜人。听说过89号公路多彩的景象,亲眼目睹超出想象。真希望就这样一直向前、向前……    车子在弯曲与笔直交替的公路上飞驰,多姿多彩的山水画卷被车窗剪辑,频频闪现,延展,时而壮阔、时而俊秀、时而雄浑、时而惊艳,配着车里优美的音乐……    自然风光中蕴含的广博、沉静、积淀、深邃,加之宛若天籁之音的旋律,给予人精神养分与力量,让生命变得厚重饱满。

    电影《教父》的主角曾有一段精彩台词,阐述人生观:第一步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步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步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第四步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事实上作为男人,前两步成功已算得上人生圆满,做到第三步堪称伟大,而随意颠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    附议。大凡倒过来引导鼓动上套者及塔儿哄之辈,确实值得警惕。前者别有用心,后者没心少肺。



    没心少肺的人做出的事更加可恶!前几天,有人微信转来个帖子,题目叫,[第四种人简直伟大的让人热泪盈眶]。说的就是这种人。    大致意思,前三种人:低端人为自己说话、高端人为自己发声、高端人为低端人拔创;重点是第四种人,自己低端却为高端发声。穷着屁眼子,甚至到馆子吃碗面条为加个鸡蛋都琢磨半天的主儿,却大公无私。从不为自身悲催境况去鸣冤叫屈。但两岸不能统一,他们忿忿不平;老特打贸易战,他们群情激愤。他们勇敢地上街散步,去声讨小日本、砸日系车,为解心头之恨,张牙舞爪,阻止他人吃麦当劳、肯德基,自发一腔“爱国”热血。成群结队,振臂一呼,要武统、要踏平……心中无我,眼里有国。这是什么精神?    曾经,在玉渊潭公园早市门口,见一人在高谈阔论,……老美多少年了,是先进发达。咱们才多少年?……我不由地暗笑。这是时间决定的吗?你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仅仅30年,有些人就完成了财富积累,以亿万计。而且,都已转移到了他们天天声讨的国家。二代、三代华丽转身,变成高贵的移民,住豪宅、开豪车、吃大餐,全身名牌,不可一世。您这刚还为黄瓜两块五,涨到三块发牢骚,一转脸儿,又操上“中南海”的心了。多变态!曾经穷的你,依旧穷×。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不光穷,还傻。时间?时间分去干什么。唉!说你什么好!去,先回家看看你们家窝头熟了没有。再不走,黄瓜菜都凉了。    西方是有不少富贾豪绅。许多有名望的家族企业富可敌国。可人家财富的来源,是靠几代人殚精竭虑、苦苦打拼得来的,不乏投机钻营,但无可厚非。这算什么?30多年前都挣几十块钱,一夜间……凭什么?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从一个人的心到另一个人的心……”——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片《风之谷》台词。对这句话很有感触。人生不就是一场旅行吗?属于每个人的日日夜夜、陌生熟悉的地方、来来去去的伙伴……    一个人惟有懂得了旅行(人生)的意义,才能沉静下来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真实的世界远比你听到的和认为的要广阔得多!人世间的事物该信谁?谁也别信。要信只能信自己。信你亲眼见识到的,用质疑的眼光去验证的,去推论、比较、鉴别,跳出形成的壁垒和设定的模式,站在一定高度,用全新的眼光去观察判断是与非、对与错,得出自己的结论。经过思考的,你自己的看法。切记,是你的。而不是他人反反复复告诉你的。即使你自己,有时候也可能欺骗你。那倒没关系,你可以再去修正。有认识就好,就是进步。        反之,『满脑子标准答案一成不变。无论你跟他讲道理、讲理论,还是谈常识、谈逻辑、分析具体事例,他都是能调出脑子里的标准答案来应对。   而这些标准答案听起来、看起来却是那么熟悉,往往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标准答案究竟从何而来呢?仔细想想,原来都是学校课本、国内媒体(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等)上面说的那些。』(网络摘录)        提起某国,火冒三丈;提起某国,低三下四。成见、好恶,从何而来?却已成模式。想让你知道的,不厌其烦地对你灌。不想让你知道,对不起,不告诉你。就这么简单。



    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是听信他人,完善、成全自我的实例?包括你的父母、师长,苦口婆心、处心积虑、循循善诱、雷霆之怒、肺腑之言,诸如此类。即便如此,他们的道理有多少被验证是对的,在成长的意义上能做出多少正确的引导?——局限、打压、折腾、封闭,其特定环境衍生的一辈,见识上能有多大的格局?历尽艰辛去培养后代有多么的不易!许多人本身就是文盲、法盲、色盲、心盲……流氓,对。还有流氓,玩政治的、玩花活的。这么重要的货色差点漏掉,不应该。    生活之路亦如行进的道路——天高云好、视野开阔、道路通畅、风霜雨雪、奋力向前、克服困难、自由驰骋。反之,你兴致何来?



    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谈到过人生的三种绝望,不一定对。附录几段,见仁见智。有兴趣,您就看,没有,您欣赏图片。第一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    这是一种茫然无知的绝望,庸庸碌碌的绝望。人忘记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不知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应当追求的是什么。只知被自身本能的物质欲望或是社会的世俗需要所牵控着,木偶一般。这样的人生,即便是“成功”的人生,也不过是“外化”或“异化”的人生——以车子、房子、金钱名利等为标志。然而这种“成功”给心灵所带来的喜悦,往往短暂而浅薄,最后只能让生命更加空虚,甚至堕落。    可世间绝大多数凡俗之人却一生都陷入对这种成功的追求与梦想之中,不能自拔。



第二种绝望:不愿意有自我    这种“绝望”状态下的人,明明知道自己所过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却还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因为在世俗的社会之中,一个人要做真正的自己,要“独立特行”,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绝大多数只能依照别人的样子或需要活着,不敢有自己的思考与主张。他害怕因与众不同而被孤立甚至排挤,所以宁愿做一只羊群中的羊,也不愿做一头孤独的狼,不敢成为“异类”。正因此,这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像是长着一张面孔。



第三种绝望:不能够有自我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这是人生最深的绝望。一个人,他的内心真诚地渴望着做真实的自己,然而生活与现实却不允许他选择,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也许是他没有能力与生活做抗争,便会觉得自己成了生活的奴隶,被人生的种种枷锁锁住,不得自由。生命有可能成为一种莫名的负担,让人绝望——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索伦.克尔凯郭尔觉得自己活着的使命就是找到这三个追问的答案。为自己,为众生。    找到了吗?不知道。不过,他从未放弃。人总要走在路上(生活),不管你乐意不乐意,都要扶着自己成长。我们要用澄净的眼光,去看清世间事实真相。生命不在于活得长短,而在于醒不醒腔。糊里糊涂地活,再糊里糊涂地死去,岂不是太冤了!



    进入亚利柔那州,景象更加鲜活。公路起伏。冲入群山怀抱,道路一望无际,白云就浮在地平线上,仿佛直抵天边。

       广袤的田野上,仿佛忽然冒出个军团。排列着向前挺进。照片都是隔着车窗拍摄的。路上不能停车。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的。    这个学说被人理解为指的是每个人都是万物的尺度,于是,当人们意见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这一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并且其根据的基础是感觉的“欺骗性”。 ——罗素·英国哲学家    理论越绕越晕菜。以洗澡打比方吧。洗澡让人解乏舒服,自己去洗,才知道水温合适不合适,洗澡的环境好不好。有人说,不想洗。随便。您大可以学王致和,焐“臭豆腐”。王致和不是杠头,是生活所迫。
    多漂亮的山峰景象。缤纷色彩,看着像冰激凌、像蛋挞。许是到饭点了吧,总让人联想到美食。而不会去想里面藏着什么神仙隐士的。和赏玩国内名山大川感觉不一样。可能是人文差异,西方缺少所谓的风水传说。



   这座山峰如谷仓兀立,里面仿佛囤积着满满的粮食。又像古代的城堡,让人浮想联翩。   
    旅行最具价值的,是你接触的人和你涉足的环境,更是眼界。的确如此。眼界被打开,心亦会被打开。那从未遇到过的风景,光让做梦怎么能够抵达?天光云影,红情绿意,置身其间,先视觉,次心灵,有如电闪雷鸣般的冲击力直抵灵魂,让人心旷神飞,回肠荡气。    我们向往远方,远方有未知的新奇。同时,漂泊的灵魂会更加怀念故乡。故乡消失了。那永远回不去的故乡,在心中,有着无法平复的烙印,触动就会痛,永远的痛。远方再美,亦难寻故乡。故乡死了!只能去默默怀念。


       有人说,像哼哈二将。不敢苟同。哼哈二将应该一边一个才对。俩大老爷们凑一块堆儿作甚?我觉得更像一对夫妻,一个粗犷威猛,一个灵秀妩媚。让天地见证,从远古至今,患难与共,永不分离。



    美景让人羡慕,也让人思索,进而生成疑惑。发展经济,何以非要牺牲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混账逻辑。甭瞎找辙。赵本山讲话,扯那些臭氧层的东西有啥用。挂羊头卖狗肉。红口白牙,嘚啵、嘚啵,这成就、那腾飞……终极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搞不懂!——衣食住行玩,吃喝拉撒睡,我的他的,天壤之别。现实不能想,愈想愈糊涂。    要饭的打官司——(   ),有意思吗?武大郎卖柿子——(   ),地球人都知道。变戏法的别瞒(   ),变、再变,也就变出个(   )枕头……不深聊了。填空吧。知道的朋友,请给出答案。    注意,前方山头,像不像犀牛角?



      远观,山脚下有简易房屋、货车、工程车。不知道在进行着什么开采项目。这里的条件够艰苦的。施工还得带个可以化学分解的简易厕所。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有朋友会说,这篇怎么老弄这些费解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您试着想想,无非是指“事实”比“事物”包含的东西更多。构成这个世界的并不只存有事物,还包括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常说,“摆事实,讲道理。”而不会去说,摆事物,讲道理。同理,事实需经过验证。事物另论。哲学的东西太深奥。我喜欢,试着去学习理解。    学哲学有用吗?忘了是哪位学者的回答了。没用。但学哲学,能知道谁在说谎。(大致意思)      
    面前的道路看似一马平川。其实我们是在渐渐地向上爬坡。要去的弗拉格斯塔夫 (Flagstaff,莫哈维语:Kinłání),又译旗杆市。是个高地小镇。海拔2000多米。

      新修的路真好走。“刷~”,汽车碾过声音很轻,很柔和。中国高速路一般不修得总是笔直。以防止长时间驾驶,缺乏感官刺激,产生困意,速度感和快速反应能力会减弱,遇突发事件,处理时会打折扣。美国则不然。很少有意去修段弯路。不知道为什么。只听说美国的公路挺好走,开着过瘾,不会犯困。



    公路旁出现了人迹。原来是个工程驻地。插着国旗和一些不知道的旗帜。停放着车辆,有简陋的车房。我想,这里可能与刚才山脚下的工作点有关联。



    天气忽然阴沉。东边乌云滚滚,气势逼人,一侧天幕从低处慢慢向上拉起,顷刻间,遮云蔽日,烟雨蒙蒙。



    前面的车提速了。似乎在与即将到来的大雨赛跑。我们紧随其后。大块乌云滚动着,黑压压拥挤在天幕间,给人以压迫感。仔细观望,山脚边布满细细的条状,那边已经下起来了,雨下得不小。头一次,从不下雨的地方看远处下雨,除了新奇,也在庆幸。若赶上大雨,雨幕遮挡视线,车速肯定会降下来,延迟到目的地的时间。



    车子以近90迈的速度疾驶。左侧变幻的云下出现了半边彩虹,驱近,彩虹慢慢在延长,色彩愈浓。公路的另一侧。骄阳高照,白亮耀眼。不同景象一起体验,非常美妙!真是难得的享受,可遇不可求。与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相反,变作“西边日头东边雨,道是有情真有情”。   

    离下雨的区域愈来愈远,天际又明亮起来,漫天的白云。前方有一黛色尖顶山脉,是座睡眠火山,山尖海拔3800米。山上还可看到块状的白色积雪。嗡嗡车行,风噪、胎噪等声音会忽然撬开耳鼓,海拔高气压的影响。张张嘴巴,恢复如初。有些像坐飞机的感觉。   

      路边愈来愈热闹的迹象表明,目的地快要到了。



    亚利桑那州油价便宜。城镇都很精致漂亮。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天渐渐暗了下来。天亮再仔细欣赏吧。





       我们的座驾停在了路边,也可以歇歇了。这越野车看着就“作实”(棒)。不含糊!为我们的西部之旅,立下了汗马功劳。   

      下车一看。风挡上都是飞虫的残骸。好在没伤到过路的野兔儿和别的活物儿。但见到了,不止一两只。被汽车压得面目全非,不忍睹。


      『小城弗拉格斯塔夫(旗杆镇)是亚利桑那州北部的一座城市。为可可尼诺县(Coconino)县治,位于科罗多平原南缘,坐落在亚利桑那州最高峰——圣弗朗西斯科山脚下。四周被葱郁的国家森林环绕,临近科罗拉多大峡谷、拉斯维加斯。2006年人口60,222人。北亚利桑那大学和罗威尔天文台位于该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最早在这里被观测到。       2001年10月,国际暗天协会将弗拉格斯塔夫市认证为世界第一个“国际暗天社区”,亦因此获得“暗天之城”的绰号。』    所谓“暗天”。我上网查了查。是指一个名为国际黑暗夜空协会(IDA)的组织,全称国际黑暗天空协会。1988年创建,成员包括天文学家、医生或爱好者天文学家和工程师,是专门与光污染做斗争的专业机构,使命是通过室外照明设备保存和保护夜间环境和黑暗的天空。是非盈利性组织。在欧美和日本,噪光污染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到2008年有70个国家大约5,000名成员。近期情况没有查到。



    据说这里是一座狂野的西部小城,它通过纯正的西部牛仔演出、建筑以及美食,生动地再现了美国西部的历史文化。晚上,快8点了,女儿问,想吃点什么?随即迅速查到一处日本风味的馆子,网评还行。进门,各自点了自己想吃的。这是女儿要的日式汉堡。青菜不少!
       媳妇点的面条。有几块炸豆腐。



      我点的。一见这面条,挂面啊!心里说,真不如咱们的拉面。连汤带水。也就偷着想,这已经不错了,晚上8点,还有人伺候,至少比吃汉堡强。不愧是“暗天之城”。好嘛!连盛饭的家伙儿都是黑的。   

    弗拉格斯塔夫夏季凉爽,气候宜人,一年的平均日照达到288天,超过100英尺的降雪,是亚利桑那州少数能在冬天赏雪景的城市之一。弗拉格斯塔夫昼夜温差较大,夏季平均气温为5到24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8到8摄氏度。可谓“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吃罢晚饭,GPS把我们引到了住地。



   住处很宽敞,房主一定是个虔诚的教徒,这个小门,我拉开看了。是一间祷告室。



      床上铺盖的花色挺活泼。看来房主是个有意思的人,既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有生活上的情趣。我习惯了荞麦皮小枕头,枕不了这种软枕头。出门就用浴巾卷个卷替代。不然,跟床上“翻身折饼”,很难入睡。

       卫生间浴盆布置的也很别致。洗发液、护发素都是正经牌子。



       卫生间既有圣父的画像,亦有各种小装饰。一个铁艺的小羊立在上帝的脚边,另一边是个袖珍小椅子。



       小家布置得挺温馨,画框饰物很雅致。器具整洁,宁静舒适,不仅准备了咖啡,茶(欧洲),还特意备了一些常用药品,主治头痛、腹泻、鼻炎,棉签、创可贴。足见体贴周全。



    厨房整洁,器具齐全。冰箱里有花生酱、辣酱等不少调料。非常好的住所。我们明早去大峡谷,回来还住这里,再从这里回拉斯维加斯搭机返回。
    宋人苏东坡诗云:“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若无闲心,雅何以附?

华文正 发表于 2019-9-12 04:29:24

试作填空题:
要饭的打官司——(没得吃老有的说),有意思吗?武大郎卖柿子——(人怂货软),地球人都知道。变戏法的别瞒(打锣的),变、再变,也就变出个(绣花)枕头。

安德路 发表于 2019-9-12 05:53:57

RE: 西部之旅(七)夷路风光拾遗

华文正 发表于 2019-9-12 04:29
试作填空题:
要饭的打官司——(没得吃老有的说),有意思吗?武大郎卖柿子——(人怂货软),地球人都知 ...

加10分。{:5_249:}{:5_253:}全对!问好。{:5_251:}

华文正 发表于 2019-9-12 11:00:29

RE: 西部之旅(七)夷路风光拾遗

安德路 发表于 2019-9-12 05:53
加10分。全对!问好。

您辛苦,谢谢啦!{:5_357:}

董瑞征 发表于 2019-9-12 21:00:05

    安先生的游记愈发有深度了,旅行之路与人生之路、自然与社会,浑然成篇。
说说文里提到的第四种人及“有些人”:第四种人属于习惯性脑残,不值一评,评多了我都快“变态”了。但这“完成了财富积累,变成高贵移民”的“有些人”,却另有说道之处。他们多为各种二代或后代,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身处异国,其“爱国”愤青举止完全是利益所系,确保现状不变方可世代享福。
再说三种绝望:如能成功地“启蒙开智”,第一种绝望会越来越少;第二种绝望简述为“苟活”,对付活着。如必须对号,我自己何尝不在此列?第三种绝望除了能看到前两类人的身影,主打者却是第三类人,即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各类“权、利”既得阶层。
挺烧脑、绕脑,又挺醒脑、补脑。喜欢这状态,但聊深了又有妄议之嫌。奈何?
回到主题,就一句话:一路美景心旷神怡,祝福!

二锅头1 发表于 2019-9-13 08:01:39

感谢安先生分享。也感谢版主的宽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种有良心的帖子。岁数大了,很多事情看得更清楚了,,,,

安德路 发表于 2019-9-13 20:04:50

RE: 西部之旅(七)夷路风光拾遗

二锅头1 发表于 2019-9-13 08:01
感谢安先生分享。也感谢版主的宽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种有良心的帖子。岁数大了,很多事情看得更清楚了,, ...

谢谢您的留言!中秋节快乐!

安德路 发表于 2019-9-13 20:10:35

RE: 西部之旅(七)夷路风光拾遗

董瑞征 发表于 2019-9-12 21:00
安先生的游记愈发有深度了,旅行之路与人生之路、自然与社会,浑然成篇。
说说文里提到的第四种人及 ...

谢谢老董!也祝福您。中秋节快乐!
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怕过礼拜三。又要增一岁了。时光荏苒,让人感叹!问好。{:5_25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部之旅(七)夷路风光拾遗